-
有人作嘲諷尼姑詩道:五更鐘響寺門開,前婿辭婦后婿來。
佛殿借為迎客館,鐘樓題作望夫臺。
去年監院曾留孕,今歲檀郎又寄胎。
不是這園寬十畝,四時何處葬私孩。
來源 : 笑話詞典
-
有個富翁為人刻薄,攢積下數萬家財,還總是斤斤計較。
眾人十分怨恨,詛咒道:這種人黑進黑出,斂財手段不正,日后必有報應。
富翁聽了很是憤恨。
他有一個傻兒子,用錢十分奢侈,富翁便教訓他道:你已經成人,可是還不懂得生計之苦,我要家僮帶你出門看看世事艱難,試試東西貴賤。
傻兒子高興地答應了。
他跟著家僮走出城來,到了山里,看見石匠鑿石頭,打成兩個石獅,一定要買,忙問價錢,石匠認得他是富翁的傻兒子,便騙他道:要不大,快給我抬回去。
傻兒子回家見了父親,歡歡喜喜稟報道:我買了便宜回來了。
父親問買的是啥,傻兒子叫石匠將小獅子抬進屋。
父親問多少價錢,傻兒子答:3000兩銀子。
富翁大怒,責罵道:你用重金買下這種無用之物,真是敗家子,怪不得別人咒我總有報應!傻兒子拍拍手掌哈哈笑道:我告訴你罷,這只是小報應,還有一個大報應在后頭呢。
來源 : 笑話詞典
-
朱二泉在家里宴請客人,院子里竹竿上晾曬衣服,因撐架插在木堆里,常常給風吹倒。
一個客人說:要用石頭夾住撐架才不動呢。
另一人說:誰說石頭不動?
染坊里的元寶石不是從早到晚都滾動的嗎?
前客說:它是因為有人腳踏啊。
后客駁道:城隍山、紫陽山,都是石頭,每天有千萬人去踏,為什么不見它們動呢?
前客說:它們是大石頭,又是實心,所以難以移動啊。
后客又駁道:那么城河的石橋都是小而空心的(指我國傳統的曲拱石橋,橋有防御洪水沖激的橋洞),為什么人們天天踏,也不見它移動呢?
眾人大笑。
來源 : 笑話詞典
-
主人用藕梢待客,卻留大段在廚房。
客笑道:常讀詩:太華峰頭玉井蓮,開花十丈藕如船。
’以前懷疑沒有這樣大的藕,今天相信了。
主人問:這是什么緣故?
客答道:藕梢已到此,藕頭還在廚房中呢。
來源 : 笑話詞典
-
黨太尉想請人為自己畫一幅逼真的畫像,喊來幾個畫工估計費用,都說要銀子數兩,黨太尉很不開心。
有個畫工就說:我只需白紙一幅,筆一枝,墨一錠就足夠了。
黨太尉高興極了,問怎么個畫法。
畫工說:黑紗帽,皂角袍,犀角帶,皂靴,畫一個黑番童。
太尉又問:著什么顏色呢?
畫工答:畫一只漆黑桌子在旁,你斜俯在桌上即可。
黨太尉說:此畫最要緊的是人面,如果俯伏在桌上,怎么能看見啊?
畫工說:相公這等嘴臉,如何還要見人?
來源 : 笑話詞典
-
有個財主不識字,向人討債時,拿出借條裝模作樣地看。
借債人笑道:你看顛倒了! 財主很尷尬,掩飾道:我是給你看的!
來源 : 笑話詞典
-
賣韭、賣蒜、賣蔥、賣白菜四人互相請客,但賣白菜的賴掉了。
以后其它三人就躲著賣白菜的去吃飯,賣白菜的仍然找去同吃。
三人就商量著嘲弄賣白菜的。
一日飲酒,賣白菜的又找來了,三人就說:我們每人必須以本行為題作一令。
賣韭菜的先說:韭(久)飲他人酒。
賣蒜的說:蒜(算)來不可當。
賣蔥的說:蔥(聰)明人自曉。
賣白菜的也接上去說:白吃又何妨。
來源 : 笑話詞典
-
有人死而復生,說:入陰府時,正見閻王審問季氏說:某年齊人入侵,你只派萬人對應,寡不敵眾,致害人命;又某年饑荒,你不開糧倉,餓死無數;又你調理極差,水災旱災多次發生,民多受害,該當判罪下獄。
’季氏叩頭服罪。
閻羅王即派小鬼押入阿鼻地獄。
烏有先生聽說后,感嘆道:假若果真如此判罪,那陰間里還要多多造些地獄呢!
來源 : 笑話詞典
-
舊時,某人作了首詩譏諷懶學者,不想這詩一下就流傳開了,并一直流傳至今。
詩道:春游不是讀書天,夏日炎炎正好眠,秋到凄涼無興趣,不如耍笑過殘年。
來源 : 笑話詞典
-
新官上任,問親信道:官要怎么做才好?
親信說:第一年要清,第二年要半清,第三年就可以渾了。
新官嘆口氣道:叫我怎么才熬到第三年呢!
來源 : 笑話詞典
-
某人見肉擔挑過,喊道:拿肉來。
賣肉人問:官人,要用幾斤?
這人大言說:我們這等人家,問什么斤數?
你將這一腳腿稱來便是。
賣肉人稱完說:官人,這腳腿9斤4兩。
這人說:也好,你給我割下4兩,其余都留給你自己用吧!
來源 : 笑話詞典
-
某人納進小妾,就去請先生給妾起個名,先生說:這名起孝女’最好。
這人后來因縱欲過度得了癆疾,算命先生對他說:你可再納一妾,沖沖喜,病就會好的。
這人聽信,又去請先生為新納的妾起名,先生起為忠女。
這人妻妾很多,縱欲更厲害,終于病危告險。
他把先生喊來,問起命名的含意。
先生告訴他說:書中早有明解,你難道沒聽說過孝當竭力’,忠則盡命’嗎?
來源 : 笑話詞典
-
有人送禮給朋友,禮帖上標明微禮四包。
下面寫著一行小字:現在送兩包,賒欠兩包。
原來,他只送了兩樣。
過了一天,朋友也還禮給他,禮帖上同樣標明微禮四包。
下面也寫上一行小字:扣除上次你賒欠我的兩包,現在向你賒欠兩包。
原來,他一樣禮也沒送。
來源 : 笑話詞典
-
有個秀才租廟屋讀書,可就只會游玩而已。
一次,他出游到中午才回,叫喚童仆拿書來。
童仆捧來一部《文選》,秀才見了說:低。
童仆又捧來一部《漢書》,秀才見了又說:低。
童仆再捧上一部《史記》,秀才還是說:低。
和尚大為驚訝,問:這三部書只要熟悉其中一部,足可以稱為知識淵博了。
你為啥還說它們低下呢?
秀才答道:我是拿書作枕頭睡覺,所以覺得它們不高。
來源 : 笑話詞典
-
兄弟倆,大的富,小的窮。
弟弟問哥哥:你怎么會這樣富呢?
哥哥答道:我常用豬羊祭了土地神,所以才有今天呀。
弟弟便把哥哥的話告訴妻子,妻子說:我們屋里有兩條凳子,也是八只腳,可以算作豬羊來祭土地神呢。
弟弟認為很對,便抬起凳子虔誠地向土地神祭祀。
土地神大怒,罵道:凳子怎么能吃?
土地婆出來打圓場:算了,雖然吃不得,留下坐坐也好。
來源 : 笑話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