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汽車孤注一擲,哈弗梟龍低價上市血拼比亞迪宋DMi
5月15日,長城哈弗全新新能源車型——哈弗梟龍、哈弗梟龍MAX上市,揭開哈弗品牌全面轉型新能源的新篇章。在長城汽車集團銷量下降、新能源轉型緩慢的背景下,梟龍系列兩款新車型的上市非常重要,如果能夠獲得成功,不僅能穩住該集團最重要的哈弗品牌的銷量,也能提振市場對于該集團轉型新能源的信心。按照哈弗品牌的規劃,龍系列車型將是哈弗的全新新能源產品序列,梟龍是該系列首款車型,除此之外,今年還會推出一款硬派越野SUV和一款城市SUV。為了與哈弗品牌的燃油車相區隔,龍系列車型都將采用全新的設計語言,也將在新建的獨立銷售渠道中銷售。哈弗品牌于2022年8月22日在北京舉行新能源戰略發布會,宣布向新能源轉型,并提出到2025年新能源車型銷量占比提升至80%、2030年停售燃油車的目標。此后,哈弗推出了H6 DHT PHEV、二代大狗PHEV等新能源車型,但市場反響平平。哈弗H6 DHT PHEV去年9月底上市,2022年10至2023年3月的上險量分別只有777、649、1097、651、569和825輛。不過,哈弗二代大狗PHEV表現不錯,今年2月底上市,3月份上險量達到2069輛,4月份為1749輛。顯然,基于原有的燃油車開發新能源車的策略是行不通的。經過一番快速調整之后,哈弗推出了全新的龍系列新能源車型。作為龍系列首款車型,梟龍和梟龍MAX對標比亞迪宋PLUS DM-i,后者是炙手可熱的新能源SUV,去年批發銷量達到38.8萬輛,月均3.23萬輛。先保銷量再求利潤,哈弗梟龍的定價拼了如何挑戰宋PLUS DM-i的霸主地位?哈弗打出了“四驅的體驗,兩驅的價格、四驅的性能,兩驅的能耗”的口號,因此,制定一個有競爭力的價格是最重要的。梟龍系列的價格也確實很低,兩驅版的緊湊型SUV哈弗梟龍售價13.98萬-15.68萬元,四驅版的中型SUV哈弗梟龍MAX售價15.98-17.98萬元。與比亞迪宋PLUS DM-i的售價相比,哈弗梟龍系列的價格優勢還是非常明顯的。宋PLUS DM-i售價15.48萬-21.88萬元。其中,兩驅版車型售價15.48萬-18.78萬元,四驅版車型售價分別為20.78萬和21.88萬元。哈弗梟龍確實做到了兩驅的價格、四驅的性能。梟龍系列的定價策略有點類似于“田忌賽馬”,就是用自己的長處去對付對手的短處。首先就是“越級等價”,即用性能更強的四驅版本梟龍MAX去打宋PLUS DM-i兩驅版。其次是“同級低價”,即用兩驅版的梟龍去打比宋PLUS DM-i定位低、售價也更低的宋Pro DM-i,后者的售價為13.08萬-15.58萬元,與梟龍不相上下。至于宋PLUS DM-i四驅版本則不是主要目標,因為它的銷量非常低。交強險數據顯示,2022年比亞迪宋PLUS DM-i總上險量為273805輛,其中兩驅版本車型為267267輛,占比高達97.6%。四驅版本車型上險量只有6538輛,月均500多輛。那么,占有價格優勢的哈弗梟龍系列能從比亞迪宋PLUS DM-i和宋Pro DM-i手中搶得多少市場份額?哈弗品牌執行副總經理喬心昱受訪時表示,梟龍MAX今年的月銷量可以達到1萬-1.5萬輛,目標是進入市場前五。顯然,面對風頭正勁的比亞迪宋新能源,哈弗梟龍的目標還是比較務實的,畢竟比亞迪在新能源領域積累的人氣和口碑不是其他品牌能夠輕易撼動的。另外,預計比亞迪今年上半年將推出宋PLUS DM-i冠軍版車型,其價格可能會進一步下探,以應對競品的挑戰。如果屆時它的價格與哈弗梟龍系列不相上下,兩款車又會有一番激烈的競爭。哈弗梟龍系列的低價策略將會對長城汽車產生哪些影響?最直接的就是將影響該公司的盈利能力,但在目前的市場環境下,保住銷量比獲得利潤更加重要。實際上,長城汽車今年的業績目標已經考慮了價格戰對利潤的影響。該公司2022年的凈利潤為82.66億元,今年的凈利潤目標是保持在60億元的水平線上。哈弗梟龍系列競爭力如何?哈弗梟龍如何實現“四驅的體驗,兩驅的價格、四驅的性能,兩驅的能耗”?最關鍵的就是它的插電混動技術,梟龍MAX搭載了長城汽車自研的Hi4智能四驅電混技術。Hi4三個字母和數字分別指代的是Hybrid(混動)、intelligent(智能)和4WD(四驅)。該技術最大的特點就是四驅。長城汽車表示,相比市場上主流的傳統雙電機混動技術,Hi4在安全操穩、 道路通過性、動力以及用?成本等整?綜合實力上實現全面超越,為用戶帶來 “更省、更遠、更安全”的駕駛體驗。 Hi4前后軸雙電機混動架構由混動專用發動機、混動專用兩擋變速箱、大功率高效電后橋及低內阻動力電池組成。相比其他車企的雙電機串并聯混動架構,Hi4在架構上最大的變化是將前軸上P1+P3的電機組合改為P2電機(相當于將前軸上用于發電的GM電機和用于驅動的TM電機更換為一臺既可以發電也可以驅動的電機),同時在后軸上增加P4電機,這樣就形成了一個前后軸雙電機的串并聯架構。 這么做的好處是前橋布局更加簡單,少了一個電機也能降低成本。同時,車輛前后配重、動力分配更加均衡(接近于50:50),通過iTVC智能扭矩矢量控制系統,能有效抑制起步或者在濕滑路面上的打滑。在高速過彎、越野脫困等極限工況下提升車輛的操控穩定性。而且,在車輛制動時,前后軸電機都能回收制動能量,一方面提升回收效率,另一方面提高安全性能。 前后軸雙電機串并聯的構型讓全新Hi4能實現純電兩驅、純電四驅、串聯模式、1擋直驅、2擋直驅、并聯兩驅、并聯四驅、單軸能量回收、雙軸能量回收等多達9種驅動模式,覆蓋的工況更多,因此,能夠滿足更多使用場景的需求。 “三擎九模”的智能切換也比目前市面上的各種混動構型效率更高、能耗更低。長城汽車提供的數據顯示,相比比亞迪的DM-i單擋串并聯技術,Hi4可以在車輛時速40-70km區間采用發動機1擋直驅模式,城市急加速工況下的直驅可以將效率提高2.24%;相比長安深藍的增程串聯模式,Hi4在高速工況下的發動機兩擋直驅能讓車輛在時速100km巡航時的效率提升6.03%;相比三電機實現的四驅混動架構,Hi4減少了一個前軸電機,整體成本更低。哈弗梟龍MAX搭載全新一代Coffee OS智能座艙系統、咖啡智能駕駛系統、全新智能四驅電混技術Hi4三大核心技術。 智能座艙方面,哈弗梟龍MAX搭載長城汽車領先行業的全新一代Coffee OS智能座艙系統,喚醒速度300毫秒,響應速度400毫秒,車控技能響應900毫秒,碾壓競爭對手。極速的可見即可說功能,車輛控制一語直達,已經覆蓋車控車設、系統設置、導航、多媒體、空調等12個領域。智能車機一語十意,告別了過去一問一答機械式的人機對話。 智能駕駛方面,哈弗梟龍MAX搭載咖啡智能駕駛系統,憑借1個ADAS智能前視攝像頭、5個毫米波雷達、4個環視攝像頭、12個超聲波雷達,這一套智能駕駛領域第一梯隊的硬件配備,實現全路況、全時段、全天候的L2+級別智能駕駛輔助,其中HWA非單一高速場景的撥桿換道、智能過彎、智慧躲閃等,30萬級以上產品才有的配備,真正實現了科技平權。外觀方面,哈弗梟龍和梟龍MAX采用了全新的、更符合新能源汽車特點的設計語言。哈弗梟龍哈弗梟龍是一款緊湊型SUV,車身長寬高為4600×1877×1675mm,其核心競品比亞迪宋PLUS DM-i也是一款緊湊型SUV,車身長寬高為4705×1890×1680mm。哈弗梟龍的車身線條比較簡單,車身型面飽滿,前臉采用了半封閉式的格柵,時光空刃大燈的辨識感比較強。哈弗梟龍MAX哈弗梟龍MAX是一款中型SUV,車身長寬高為4758×1895×1725mm,比哈弗梟龍大一圈。兩款車整體設計風格一致。哈弗梟龍的雙連屏哈弗梟龍MAX的三連屏兩款車的內飾都偏向年輕化和運動化的風格,其中,哈弗梟龍采用雙連屏設計,梟龍MAX采用三連屏設計,整體豪華感更強,配置也更豐富,它也配備了全新一代Coffee OS系統,搭載驍龍8155芯片。銷售網絡方面,連同梟龍在內,龍系列新能源車都將在一個全新的獨立銷售網絡中銷售,但不會采取直銷,而是傳統的分銷模式。截至5月初,已經有150家經銷店投入運營,預計都2023年底將有800家門店開業運營。哈弗梟龍重任在肩,長城汽車已經沒有退路哈弗梟龍系列上市之時,長城汽車還在進行戰略和產品結構調整,燃油車市場守不住、新能源車又不賺錢,長城汽車已經沒有退路,作為該公司最重要的業務板塊,哈弗品牌盡快必須企穩回升,所以哈弗梟龍系列必須成功。 2022年,長城汽車實現銷量106.17萬輛,同比下降17.12%,表現跑輸大市(2022年國內乘用車銷量2356.3 萬輛,同比增長9.5%)。其中,哈弗品牌銷售61.74萬輛,同比下降19.82%;長城皮卡2022年銷售19.64輛,同比下降16.78%;歐拉品牌銷售10.40萬輛,同比下降約23%;魏牌銷量36381輛,同比下降37.66%;只有坦克品牌銷量同比增長47.18%至12.57輛。2023年前4月,長城汽車銷量31.31萬輛,同比下滑7.18%,繼續跑輸大市。同期,國內乘用車銷量694.9萬輛,同比增長6.8%。新能源方面,2022年,長城汽車集團新能源車型銷售11.99萬輛,同比減少13.79%,同樣跑輸大市(2022年國內新能源乘用車銷量654.9萬輛,同比增長94.26%)。今年前4月,新能源車型銷售4.27萬輛,同比增長8.65%(同期國內新能源汽車銷量222.2萬輛,同比增長42.8%)。 從上述數據不難發現,長城汽車不論是整體銷量還是新能源車型銷量均已經不及行業平均增速,2023年,長城汽車的目標是銷量160萬輛、新能源汽車滲透率40%、凈利潤60億元水平線上。2023年哈弗品牌將推出10款新車,包括6款全新車型和4款改款車,其中70%也就是7款都將是新能源車型,掀起猛烈的新能源攻勢,屆時能否扭轉不利的形勢仍有待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