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笑話詞典網 , 快樂開心每一天!

加入收藏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資訊 > 最新資訊

最新資訊

IPO“闖關”圖景:過會率生變這些要求在提升

經濟觀察報 記者 黃一帆 實習記者 蔣雨露 隨著A股進入全面注冊制時代,IPO市場正發生變化。6月1日,滬深兩地交易所以及北京證券交易所上市審核委員會分別召開會議。審核結果顯示,當日上會審議的7家IPO企業全部順利通過。而在上述包括嘉諾科技、麥馳物聯等在內的過會企業中,首發IPO屬于創業板的企業數量超過了一半,其余3家公司分屬北交所、滬市主板以及科創板。本次進入6月后的首輪IPO審核結果,實際上并非常態。2023年以來,A股IPO過會率正在降低。從數據來看,目前科創板已成為各板塊中IPO“闖關”最高地。據記者統計,截至6月1日,科創板2023年以來IPO過會率僅為64%,該過會率為各板塊數值中最低;而2022年同期,科創板的過會率為96.67%。此外,除北交所外,A股余下各板塊過會率相較2022年均有所降低。多位投行人士告訴經濟觀察報,上述情況的出現主要是A股各板塊強調定位所致,以往一些已經申報的公司不再符合板塊定位,對于這部分企業而言,在原申報板塊內的IPO要求提升。而隨著注冊制改革深化,A股市場IPO的生態也在發生著改變。IPO企業對于上述市場變化的感受將更為顯著。自2023年全面推行注冊制以來,一方面各板塊不斷強化定位,對申請企業的行業要求、上市條件都做出更為明確細致的規定,相應的要求也在同步提升;另一方面,發行上市制度優化、審核效率提升。結合上會企業數量、過會率、上市企業數量幾項指標來看,今年以來,監管已經對A股IPO企業質量提出了更高要求。過會率生變汪進是一家擬IPO企業的董秘,而這是他所在的公司第二次向創業板發起沖擊。在這期間,他明顯感覺到創業板IPO相關要求的提升。而汪進的“感覺”已有落于紙面的規則實際支撐。2022年12月30日,經中國證監會批準,深交所正式發布《創業板企業發行上市申報及推薦暫行規定(2022年修訂)》(下稱《暫行規定》)。也正是在該《暫行規定》中,注冊制下創業板定位評價標準被首次以財務數據指標予以客觀具象化。《暫行規定》中規定需符合標準之一才能夠滿足創業板對成長性創新創業企業的要求:一是最近三年研發投入復合增長率不低于15%,最近一年研發投入金額不低于1000萬元,且最近三年營業收入復合增長率不低于20%;二是最近三年累計研發投入金額不低于5000萬元,且最近三年營業收入復合增長率不低于20%;三是屬于制造業優化升級、現代服務業或者數字經濟等現代產業體系領域,且最近三年營業收入復合增長率不低于30%。不過,若最近一年營業收入金額達到3億元的企業,或者按照相關規則申報創業板的已境外上市紅籌企業,不適用前款規定的營業收入復合增長率要求。汪進告訴記者,目前創業板對于企業營收增速、研發投入等都作出了具體規定,這實際上對于一些行業企業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我們是生物醫藥行業,對于目前創業板研發投入的要求基本還可以滿足,但一些在研發投入上較少的傳統行業,這些標準就顯得較為困難。”此外,據其了解,在盈利要求方面,創業板對于凈利潤要求已提升至6000萬元。盡管如此,從目前來看,創業板已是A股各板塊IPO成功率次高的板塊。據記者通過Wind資訊統計,2023年以來至6月1日,創業板IPO上會審核74家企業,較2022年同期減少5家;滬深主板上會審核30家,較上年同期減少27家,其中深圳主板16家,滬市主板14家;北交所31家;科創板上會審核企業僅為25家,較上年同期減少35家,降幅達58.3%。在IPO過會率方面,滬深主板過會率最高,達到了90%,高于2022年同期的75.44%過會率。據記者統計,今年滬深主板30家上會企業中,27家獲通過。具體來看,上證主板上會14家,通過13家、1家暫緩表決,過會率92.85%;深證主板上會16家,通過14家、1家未通過、1家取消審核,過會率87.5%。創業板與北交所緊隨其后。據統計,創業板上會審核74家,64家通過、4家暫緩表決、5家未通過,1家取消審核,過會率86.48%,其2022年同期過會率是91.11%;上會的31家北交所企業中,通過26家、1家未通過、4家暫緩表決,過會率83.87%,高于2022年的78.57%過會率。相比之下,科創板IPO變難不少。據統計,科創板今年上會企業數量只有25家,通過僅16家,3家取消審核,2家未通過,4家暫緩表決,過會率僅為64%。而去年同期,科創板上會企業數量為60家,58家通過,過會率為96.67%。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科創板前4個月上會企業數量分別為9家、2家、10家、0家。其中,整個4月,沒有一家科創板IPO企業上會審核。5月以來,科創板也僅有4家上會企業。資深投行人士王驥躍告訴記者,不必太在意一個階段的過會率。科創板上會企業數量、過會率走低等情況出現,除板塊定位因素影響外,目前申報企業質量以及數量也有一定關系。他認為,“質量較為優良的公司已經發行上市,剩下的公司質量相對會有所欠缺。另外,企業申報數量多了以后,相應的要求自然也就隨之提高。市場每年一共可以上400-500家的公司上市,監管需從中挑選優質企業。”值得一提的是,從整體市場發行節奏數據來看,2023年以來IPO有所減速。根據Wind資訊統計,2023年以來A股市場共上市139家公司,而2020年-2022年企業上市數量分別為434家、524家、428家。據聯儲證券總經理助理尹中余分析,科創板IPO出現上述情況,有兩重原因。一是監管目前對科創板上市企業的科技含量要求提高,這無形中提升了IPO門檻;此外,全面注冊制后,一些行業不被鼓勵在科創板上市。強調定位另一位投行人士告訴記者,在去年多重因素影響下,企業業績不達預期,以及科創板屬性評價體系修改,將一些企業拒之門外。2022年年底,與深交所創業板發布《暫行規定》幾乎同時,證監會公布關于修改《科創屬性評價指引(試行)》的決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其中將第一條修改為,“支持和鼓勵科創板定位規定的相關行業領域中,同時符合下列4項指標的企業申報科創板上市,第一,最近三年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比例5%以上,或最近三年研發投入金額累計在6000萬元以上;第二,研發人員占當年員工總數的比例不低于10%;第三,應用于公司主營業務的發明專利5項以上;第四,最近三年營業收入復合增長率達到20%,或最近一年營業收入金額達到3億元。將第二條第一款第五項修改為,形成核心技術和應用于主營業務的發明專利(含國防專利)合計50項以上。而據監管部門相關統計,科創屬性與定位的問題成為去年科創板擬IPO企業選擇主動退出上市闖關的一大“殺手”。上述因科創屬性上存在定位不符的企業所主要面臨的問題主要包括:更新財務數據后營業收入復合增長率不再滿足規則要求;核心技術多為行業成熟、通用技術,市場競爭激烈,研發門檻較低,技術指標相比國內同類產品無明顯優勢,技術先進性論證不充分。據記者統計,今年以來至6月1日,共有81家IPO公司選擇撤回,而2022年同期57家公司撤回。而在今年撤回的81家公司中,創業板44家,科創板23家,主板1家,北交所13家。除擬IPO企業主動撤回外,部分企業選擇闖關,但最終被按下“暫定鍵”。5月9日晚,上交所官網顯示,上市審核委員會召開2023年第34次審議會議,根據審議結果,思必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發)未通過。查閱上交所公告,上市委會議現場問詢的主要問題即包括了對核心技術的擔憂。監管要求公司結合核心業務的市場競爭格局、核心產品的差異化競爭布局、核心技術的科技創新體現、核心技術與主要產品的升級迭代周期和研發儲備等,對比同行業可比公司,說明公司核心技術的硬科技屬性、差異化競爭的有效性。在科創板嚴格的上市要求下,后備企業力量也有所減少。根據上交所網站披露,目前在排隊企業中,有8家處于已受理階段、23家已問詢、22家已回復問詢,2家待上會企業。這樣的排隊數量與之前相比已經少了很多,以去年年底為例,彼時處于已受理階段企業就有30家。此外,今年以來,中國證券業協會進行了兩輪IPO現場檢查工作,其中1月1次,4月1次。一般來說,IPO現場檢查內容為擬IPO企業的信息披露質量及中介機構執業質量,檢查內容包括資金流水、生產、銷售、倉儲記錄、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報表等文件資料。監管層問詢力度的加大也讓部分企業打了退堂鼓。“嚴格把好市場入口關”在投行人士看來,近期先正達由科創板轉“投”滬市主板IPO,是從“正面樣本”角度強調板塊定位。5月18日下午,先正達集團在公司官網刊發聲明表示,已撤回科創板上市申請,并同時向上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請。先正達集團在聲明中表示,今年2月,全面實行股票發行注冊制正式實施,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進一步健全,板塊定位更加清晰。主板定位突出大盤藍籌特色,重點支持業務模式成熟、經營業績穩定、規模較大、具有行業代表性的優質企業。“作為全球農業科技龍頭企業,先正達更適合在全面注冊制下的上海證券交易所主板上市,同時將有助于接觸到更多元的投資者,也對公司長期價值有利。”先正達集團表示。上交所相關負責人5月18日答記者問時表示:“我們已收到先正達集團提交的撤回在科創板首發上市的申請,并已按照規則完成相關流程。我們關注到企業表示將轉申報滬市主板的相關信息。全面實行注冊制以來,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進一步健全,板塊定位更加清晰。我們充分尊重企業對上市板塊的自主選擇,支持大型農業科技企業上市。先正達集團提交滬市主板上市申請后,我們將基于前期審核工作,推進相關工作平穩有序進行。”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全面注冊制改革后新發布的《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發行上市審核規則》第三條指出,“發行人申請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應當符合相關板塊定位”,該條明確規定,“主板突出‘大盤藍籌’特色,重點支持業務模式成熟、經營業績穩定、規模較大、具有行業代表性的優質企業。”5月27日,證監會副主席王建軍在一年一度的中國上市公司協會年會(理事會)暨2023中國上市公司峰會上,對目前正在IPO生態作出了背景解釋。2023年是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十四五”規劃實施承前啟后的關鍵一年。在這樣的背景下,王建軍坦言,圍繞資本市場改革與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共同探討走好中國特色現代資本市場發展之路,更好服務中國式現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會上,王建軍透露,股票發行注冊制改革的全面落地,從監管邏輯、發展質量、投資者結構、市場生態等方面帶來全方位的變革,有利于持續增強資本市場的活力和韌性,加快中國特色現代資本市場建設,為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提供良好的資本市場環境。他表示,2022年底,新一輪推動提高上市公司質量三年行動方案已經啟動實施,工作重點從“治亂”轉向更深層次的“提質”,挑戰更大、任務更重,必須克服困難,多管齊下進一步推動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他強調,培育優勝劣汰的市場生態,推動全面實行股票發行注冊制走深走實,嚴格把好市場入口關,不斷增強制度適應性,引導市場資源更多向科技創新企業傾斜,更好服務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也是證監會進一步推動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環節。(應受訪者要求,文中“汪進”為化名)版權聲明:以上內容為《經濟觀察報》社原創作品,版權歸《經濟觀察報》社所有。未經《經濟觀察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否則將依法追究相關行為主體的法律責任。版權合作請致電:【010-60910566-1260】。

提示:【 方向鍵 ( ← )上一篇 】【 方向鍵 ( → )下一篇 】

上一篇: “高考房”預訂同比增長近4倍酒店商家也“備考” 上一篇

下一篇: 實探深圳白芒村:納入統租,租客心憂漲價 下一篇

標簽 : 最新資訊 2023-06-08 13:13:00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文字幕AV中文字无码亚|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片区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亚洲αv天堂无码| 精品无人区无码乱码毛片国产| 无码内射中文字幕岛国片| 国产精品国产免费无码专区不卡| 国产精品无码日韩欧| 无码精品国产va在线观看dvd| 国产精品99精品无码视亚|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电影天堂| 小13箩利洗澡无码视频网站| 国产高清无码视频| 免费无码国产在线观国内自拍中文字幕 | 国产啪亚洲国产精品无码| 无码乱肉视频免费大全合集| 国产亚洲精品a在线无码| 国产午夜无码片在线观看|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av| 老子午夜精品无码| 无码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年无码AV片在线韩国| 天码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不乱码| 精品国产v无码大片在线观看| 国产成A人亚洲精V品无码性色|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漫画|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手机麻豆 | 国产乱人伦中文无无码视频试看| 精品人妻系列无码天堂| 久久午夜无码鲁丝片| 欧洲Av无码放荡人妇网站| 特级无码毛片免费视频尤物 | 亚洲AV成人噜噜无码网站|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 少妇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 免费看成人AA片无码视频羞羞网| 2024你懂的网站无码内射| 亚洲AV色无码乱码在线观看| 激情无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天码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