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讀“師范”特色高校,怎么選大學?
>>>模擬填報12萬樣本0落榜,平均過線4.2分不浪費
高考智愿2.0,更精準的志愿推薦系統,用好高考每一分!
“師范”特色高校在中國的大學辦學歷史上較為悠久,傳統意義上的“師范大學”,主要指培養基礎教育(普通教育、特殊教育、職業教育等)系統師資的高等院校,是考生比較熟悉的一類行業特色型高校。本文主要對“師范”特色高校的發展變革、優勢學科和特色專業等進行分析,幫助考生更深入地了解師范特色高校。歷史背景和發展變遷我國是一個重視教育的國家。早在三千年以前就建立了比較完備的教育體系,但是沒有專門培訓教師的機構。直到近代,培養教師的專門學校才開始興起。19世紀末,中國第一所師范學校興辦于上海,1898年成立了京師大學堂,1902年,京師大學堂師范館、通州師范學校和南洋公學師范院,被公認為我國師范教育的三大源頭,自此我國的師范生開始產生。在京師大學堂里設立的師范館就是北京師范大學的前身。至此,中國開始有了最早的高等師范教育,迄今有一百多年歷史。20世紀50年代后,我國高等教育經歷了一次院系調整改革,明確了各類院校的主要任務。師范院校的任務是專門培養教師,至此傳統的三級師范教育體系形成,體系規定師范學院和師范大學培養高中教師。改革開放以來,黨中央確定了科教興國和高等教育適度超前發展的政策。一方面全國各級師范院校為中小學培養了大量急需的合格師資,另一方面大部分省、市級師范學院升格為師范大學,實現了跨越式發展。20世紀90年代初,我國開始推動師范院校綜合化進程,在師范院校中開始創辦非師范專業。1999年,國家規定,教師的培養不僅在師范院校,所有具備培養教師條件和資格的大學也可以培養教師。這就彌補了過去師范院校課程設置過于單一的問題。但是從目前來看,培養教師還是師范院校為主,吸收其他類型大學的辦學模式是師范大學發展的一種趨勢。21世紀初,我國的高等院校進行了大規模的合并和重組。就師范院校來說,一方面,各省(區、市)師范大學抓住了機遇(如學科整合、開辦新專業、設立新學院等),其辦學能力得到了加強;另一方面,中等師范學校和各級教育學院的撤并或升格后,迅速建立了大一統的高等師范院校綜合化辦學模式。主要類型和代表院校“師范”特色高校是以教師教育、教育科學和文理基礎學科為主干或核心的行業特色類高校,一般學校名稱都包含“師范”二字。例如北京師范大學、東北師范大學、華東師范大學、西北師范大學、四川師范大學、重慶師范大學等。也有一些開辦有師范教育的高校,為適應時代發展和教育需求的變化,進行了大規模調整,或易名、或合并,校名中沒有了曾經的“師范”二字,但是學校仍然有師范教育專業。例如西南大學、蘇州大學、渤海大學、齊齊哈爾大學等。以下根據師范類高校現有的布局情況,主要將其分為兩類。01第一類:部屬師范大學部屬師范大學,是指教育部直屬的師范大學,共6所,分別是北京師范大學、東北師范大學、華東師范大學、華中師范大學、西南大學和陜西師范大學。6所部屬師范大學均為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具備較強的教學和科研實力,是有志于從事教師教育、教育科學和文理基礎學科考生的首選。02第二類:省屬師范大學省屬師范大學,是相對于教育部直屬師范大學而言,全國各省(區、市)人民政府直屬的師范大學。這些省屬師范高校不僅為我國的基礎教育系統培養了70%以上的中學骨干教師和基礎教育管理人才,也培養了一批高質量的各學科研究人才。省屬師范大學主要分兩類,一是有省屬重點師范大學,代表高校有華南師范大學、南京師范大學、首都師范大學等;二是省屬普通師范大學,例如信陽師范學院、天水師范學院、淮南師范學院等。在這些省屬師范大學中,首都師范大學、南京師范大學、湖南師范大學、華南師范大學入選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說明省屬師范高校的綜合實力在不斷增強,其部分學科已經處于全國領先位置。這類高校不僅教師教育特色鮮明,而且還會根據地方特點形成極具地方特色的專業人才培養方向,例如曲阜師范大學發揮孔子故里獨特優勢,孔子及儒學研究特色優勢鮮明,建成了國內唯一的學士、碩士、博士、博士后儒學專門人才培養機制。對于很多省屬師范大學來說,在本省的口碑和教師招聘中的認可度一般都不錯,所以省屬師范大學畢業的學生,尤其是師范類相關專業的畢業生,在當地的就業情況比較樂觀。考生在選擇高校時要關注其發展特色和專業定位,找到自己既感興趣又適合自身長遠發展的高校以及特色專業。優勢學科和特色專業“師范”特色高校由于歷史變遷、學科傳統、發展重點、地理優勢等因素,不同的學科和專業領域優勢不同,各具特色。高校具備的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數量、入選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和教育部學科評估,這三個維度可以判斷該高校具備哪些優勢學科和優勢專業。下表選取入選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的師范特色高校,從以上三個維度,幫助考生深入了解這些高校的優勢學科和特色專業。入選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師范特色高校)想讀“師范”特色高校的考生在填報志愿時,可參照教育部和各高校發布的學科評估結果、錄取分數和就業情況以及不同學科和專業的綜合分析,結合自身的學習成績、能力興趣和職業規劃以及高校所在的區域等因素,找到既能發揮自身優勢又能契合新時代發展的高校和專業。如何高效率搜集信息,如何準確定位自身條件,如何制定最合適自己的志愿,歡迎來到高考智愿2.0,手把手教你填志愿,讓錄取擁有更多可能,讓人生更加精彩。
高考智愿2.0,更懂你的智能推薦系統,選對志愿,過好人生!
更精準、更便捷、更貼心,給考生和家長提供一對一式的志愿填報建議。
六大新增功能,助力中國考生學業規劃——
1
、更科學的智能推薦:基于往年大數據科學測算,擇優遴選,志愿表合理排序,用好高考每一分
2
、1對1訂制升學規劃:大學+專業+城市3大填報路徑,根據考生需求,靈活制定個性化報考方案
3
、合理定位專業方向:行業意向、興趣愛好兩大維度助考生認知自我,依據選擇結果推薦
最適合專業
4
、錄取概率測算分析:以近三年數據為基礎,創新算法模型,提升預測準確性和合理性,規避扎堆填報風險
5
、大學專業多維對比:基于填報需求的院校專業詳情展示,提供全方位資料對比,找大學選專業不再盲目
6
、便捷獲取招錄數據:歷年數據橫向對比,招生錄取形勢波動一目了然
來源:通泰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