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基金2022年逆市追加股票投資1300億堅持長期穩健投資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李玉敏 北京報道9月28日,社保基金會公布了《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社保基金年度報告(2022年度)》。報告顯示,截至2022年末,社保基金資產總額28835.21億元。其中:直接投資資產9583.01億元,占比為33.23%;委托投資資產19252.20億元,占比為66.77%。數據顯示,2022年末,社保基金負債總額為2819.06億元,主要是社保基金在投資運營中形成的短期負債,以及待返還部分委托省份做實個人賬戶中央補助資金到期結算資金的本息。社保基金會相關負責人在答記者問時表示,2022年,社保基金會堅定不移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穩妥應對資本市場大幅波動的復雜形勢,審慎穩健開展投資運營和風險管理。一是按照健全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重大戰略部署要求,對一系列關鍵性問題開展研究論證,長遠謀劃社保基金事業高質量發展。二是面對資本市場超預期波動和基金短期回撤壓力,始終堅定信心,保持戰略定力,積極穩慎配置基金資產,在年內多個市場階段性低點果斷加倉,為獲取長期較高收益進行布局。三是胸懷“國之大者”,制定發布《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實業投資指引》,圍繞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關鍵領域優化投資布局,通過股票、債券、股權等投資實踐,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和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四是探索創新可持續投資實踐,增設可持續投資和戰略新興投資兩類境內股票新委托產品,在投資管理人考評中增加相關的評價指標。五是全面優化投資風險管控體系,持續完善內部控制和風險防控制度體系,加快風險監控系統建設,加強重點領域風險監測應對,堅決守住基金安全底線。在投資業績方面,2022年社保基金投資收益率為-5.07%(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投資收益率為-4.53%)。至于2022年的投資收益,前述負責人表示,出現浮虧的情況是近年來少有的,客觀分析,主要是2022年全球政治經濟形勢發生深刻變化,金融市場動蕩加劇,基金投資運營面臨十分困難的形勢,國際國內主要資產類別均出現大幅下跌。從全球看,俄烏沖突加劇引致國際能源和糧食等大宗商品價格飆升,通脹高企背景下全球主要央行加快收縮流動性,全球資本市場動蕩,摩根斯坦利全球所有國家紅利再投資指數下跌18.4%,彭博巴克萊全球綜合債券指數下跌16.2%。從國內看,經濟面臨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的三重壓力,增速有所放緩,疊加國際流動性收緊等因素影響,國內股票市場也出現較大幅度下跌,中證800指數下跌21.3%,市場信心普遍不足。面對相對不利的形勢,社保基金保持戰略定力,積極主動把握市場機會開展動態配置,逆市追加股票投資1,300億元。總的看,雖然當年產生一定的賬面浮虧,但也為獲取長期較好收益打下了基礎。而全年社保基金相關資產均戰勝了對應市場指數,并在基金所能承擔的風險水平之內,符合風險預算要求。當前,國際養老金機構等機構投資者多數已披露了2022年投資收益情況,與這些機構相比,社保基金收益相對穩健。前述負責人向記者表示,2022年,通脹高企背景下全球主要央行加快收縮流動性,股票和債券均出現較大幅度下跌,主要機構投資者普遍為負收益。其中,挪威政府全球養老基金(GPFG)收益率為-14.1%,瑞典國民養老基金(AP1~AP4)收益率從-11.9%到-5.8%不等,韓國國民年金基金(NPS)收益率為-8.2%,淡馬錫(Temasek)2022財年投資收益率為-5.1%。與上述機構相比,社保基金整體上浮虧幅度相對有限。不過,從長期來看,社保基金成立23年來年均收益率近7.7%,累計實現投資收益額16575.54億元。這一成績明顯高于同期通貨膨脹率和投資目標,投資業績在全球同類機構投資者中處于前列。社保基金會相關負責人表示,重要原因就是根據長期資金性質和較強風險承受能力配置了合理比例的股票資產,著眼于分享國民經濟增長的長期成果,取得了較好的長期收益,即使在市場低迷時也不例外。他表示,社保基金將繼續堅守長期機構投資者定位,堅持長期投資、價值投資、責任投資理念,始終堅定對中國經濟基本面長期向好的信心,堅定對中國資本市場長期健康發展的信心。而對于權益資產的配置,就須容忍短期內出現的市場波動。我們將繼續加強對宏觀經濟和資本市場的分析研判,完善風險管控機制,通過積極主動管理,力求在市場波動中把握投資機會,在為獲取較好收益奠定基礎的同時,也為穩市場、穩預期、穩信心發揮負責任機構投資者的積極作用。面向未來,社保基金負責人表示,我們有信心有能力繼續保持相對穩健的中長期投資業績,在確保基金安全的同時實現保值增值,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增加財富積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