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校招惹爭議,洗碗工、叉車工層出不窮,畢業生:這也太傷人了
近兩年,大學生的就業形勢變得愈發嚴峻,畢業后想找到心儀的工作更是難上加難,逼得學生們不得不卷起來,可這是一個無解的惡性循環,大學生身處其中苦不堪言。教育內卷造成最直觀的影響,就是很多大學生找工作越來越難,要不就是找不到,就算是找到了,也是超低底薪的打雜工,嚴重打擊了大家找工作的信心,尤其是每當臨近畢業季,大家都變得慌不擇路。每年畢業季前后,各高校都是組織大規模的校招,和學校達成長期定向人才輸送的企業單位,都會派人到學校招聘,這也是大學們找工作的絕佳機會。一本校招惹爭議,洗碗工、叉車工層出不窮,畢業生:這也太傷人了有人說:大學生就像“溫室中的花朵”,從小到大都沒經歷過什么大風大浪,唯獨承受不住這學習的苦,從上小學開始,長達12年的學習生涯,卷得他們身心俱疲,好不容易熬到高考,成績又決定他們今后的去處。好像學生身邊的人,都在不斷強調高考的重要性,也期盼著他們考上好大學,可讓他們萬萬沒想到的是,就算考上了好大學,也不一定能有好的發展機會。前不久,河南財經政法大學校招惹爭議,這是河南省內很優秀的大學之一,不管從學校資質、口碑,還是教學水平、生源質量來看,都是省內為數不多的一本院校。然而,應屆畢業生在參加完校招后坐不住了,因為看到校招上的招聘崗位,他們有種受到奇恥大辱的感覺,因為他們看到了洗碗工、叉車工、餐飲服務員、接待員、傳菜生等眾多崗位。站在畢業生的角度,雖說他們不應該有職業歧視,但作為一本院校的畢業生,若是畢業后只能從事這樣的工作,他們很難甘心,拋出職業歧視不說,這些崗位都是門檻低,不需要任何專業技能的工作,到一本高校招人,多少有些大材小用了。有的畢業生忍不住直言:這也太傷人了。實際上不怪畢業生們不樂意,大多數人看完都接受不了,要說這些崗位開出的薪資水平,想外賣員、快遞員月入上萬也行。差就差在這些崗位開出的工資并不高,洗碗工一個月的工資只有3千左右,而叉車工也不過4、5千,可畢業生從事這些工作對未來發展的影響,可不止眼前收入的問題。放眼當代大學生的發展前景,最怕的就是“入錯行”,一旦步入這些行業,從事過相關工作,未來再想找高層次的工作就難了,無形中的“降維打擊”,直接拉低了畢業生的工作起點,真不怪畢業生失望而歸。不肯“放低姿態”,有時候并不是好高騖遠,而是未雨綢繆事實上,很多家長理解不了現在的大學生,明明找不到更好的工作,卻寧可回家啃老,也不愿放低姿態,從事一些入職門檻較低,或者干脆沒有門檻的工作,覺得他們是好高騖遠??蓪嶋H情況并非如此,大學生也承受著巨大的壓力,就因為他們文化水平高,所以他們不甘心從事服務員、洗碗工等工作,更不想拉低自己的工作起點,所以秉承著寧缺毋濫的原則,將頭高高的抬起。哪怕要面對家長的不理解、指責,大多數畢業生也不肯低頭,其實并不是虛榮心作祟,而是屬于這代人的未雨綢繆,因為他們比誰都想找份好工作,奈何現在的就業形勢不允許。所以他們只能一邊努力提升個人能力,另一邊等待著好的工作機會,然后伺機而動,只希望在這個過程中,家長能給予畢業生們更多的理解和包容,不是他們不想工作,而是不能選擇這樣的工作,否則之前十幾年的學習全都白費了。文章結尾不是有句話說: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就算是畢業生至親至愛的父母,同樣無法做到感同身受,這代人身上扛著的壓力,不是老一輩人能理解的,唯有支持孩子的選擇,才是父母最應該做的事。道理很簡單,別看這代人從小衣食無憂,一直活在父母的“羽翼”之下,可他們的壓力比父母那時更大,因為現在的發展勢頭,不是付出努力和辛苦就能得到回報的,錢更是越來越難賺了,工資連著好幾年不漲,和工作能力卻沒一點兒關系。那么,你是怎么看待這個問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