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件獸首銅像163年后首次重聚圓明園,展覽持續到十月底
新京報訊(記者吳為)10月18日,圓明園罹難163周年紀念日當天,由保利藝術博物館收藏的圓明園十二獸首之牛首、虎首、猴首、豬首,時隔163年后首次重聚圓明園,并與馬首一起亮相“五首重聚·故園新語”圓明園獸首銅像特別展覽,展覽持續到10月29日。10月20日,圓明園博物館,觀眾在參觀獸首。新京報記者 浦峰 攝十二獸首原是圓明園海晏堂前水力鐘噴泉的構件,該組噴泉將代表東方的十二生肖文化與西式噴泉建筑相融合,獸首特殊的紅銅材料、精湛的制作工藝、巧妙的結構設計,不論在當時還是一百多年后的今天,都具有極高的文化內涵、藝術造詣、審美水平和科技價值。自1860年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后,包括十二獸首在內的眾多珍貴文物被無情燒毀、非法掠奪。一條艱難又坎坷的流散文物回家之路就此開始。現場展出了圓明園的銅版畫,可以看到十二生肖獸首當年的景象。新京報記者 浦峰 攝在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和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已有眾多流失文物回歸祖國。2000年牛首、猴首、虎首銅像回歸;2003年豬首回歸;2013年鼠首、兔首回歸;2019年馬首回歸。此次展覽在圓明園博物館(正覺寺最上樓)與公眾見面。觀眾在拍攝虎首。新京報記者 浦峰 攝■ 觀展信息“五首重聚·故園新語”圓明園獸首銅像特別展覽自2023年10月18日在正覺寺最上樓二層開幕,將持續至2023年10月29日。公眾可提前通過圓明園遺址公園微信公眾號預約購買圓明園正覺寺門票(每周一閉館)。自2023年10月13日起,圓明園石柱回歸展在正覺寺最上樓一層面向公眾長期開放。此次展覽共展出文物、照片等共約50組(件),分為“漂洋過?!薄盎貧w之路”“石柱真容”三個單元,以圓明園石柱流失為背景,將此批流失文物回歸過程作為串聯,力求讓觀眾了解圓明園流失石柱遠離故土、顛沛流離、重回故里的歷程,更深刻地理解和認識圓明園流失石柱所蘊含的文物價值。圓明園博物館于10月13日揭牌,“傳承·守望——圓明園文物保護成果展”同期開展。博物館位于正覺寺內,展覽系統展示圓明園管理處歷年來開展修繕復建、考古發掘、遺址保護、文物修復、數字化保護及流失文物的研究與追索等的文物保護成果?!?十二生肖銅像回歸情況截至目前,虎首、牛首、猴首、豬首、鼠首、兔首、馬首等七尊獸首已回歸。2018年,一件疑似流失龍首的拍品曾現身拍場;蛇首、羊首、雞首和狗首至今下落不明。子鼠:2013年6月28日,法國皮諾家族正式將鼠首銅像捐贈給中國,目前藏于中國國家博物館。牛首。新京報記者 浦峰 攝丑牛:2000年4月30日,中國保利集團在佳士得拍賣行購得,現存放于保利藝術博物館。寅虎:2000年5月2日,中國保利集團在蘇富比拍賣行購得,現存放于保利藝術博物館。卯兔:2013年6月28日,法國皮諾家族正式將兔首銅像捐贈給中國,目前收藏于中國國家博物館。辰龍:2018年,一件疑似流失龍首的拍品曾現身拍場。午馬:銅鑄,高約50公分。2007年被香港企業家何鴻燊先生回購。2019年11月,何鴻燊先生將馬首無償捐贈給國家文物局。2020年12月1日,馬首銅像正式回歸圓明園。猴首。新京報記者 浦峰 攝申猴:2000年4月30日,中國保利集團在佳士得拍賣行購得,現存放于保利藝術博物館。豬首。新京報記者 浦峰 攝亥豬:2003年,何鴻燊先生出資從美國收藏家手中購回豬首,并捐贈給保利藝術博物館。編輯 劉夢婕校對 趙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