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多大仇啊?中學生疑被同學打成“植物人”,學校難逃其責
中學階段,學生往往沖動易怒,行為常不受自身控制,這恰恰反映出學生正處于“青春期”,當身體迅速成長的過程中,大腦也處于發育的關鍵時刻,自然情緒和沖動的行為,也會更加強烈。學生的成長過程,離不開家庭教育和教師教育,兩者同等重要,且缺一不可,但素質教育的不斷發展,部分家長對學生“嬌生慣養”,甚至讓其成為了人們口中的“熊孩子”,再加上學校和班主任的稀松管理、和稀泥等,也讓不少家長深感無奈。“熊孩子的背后,必定有熊家長”,這句話也有著深刻的道理,有的家長能夠及時引導好自家孩子,但有的家長卻并不能,而當學生犯下大錯卻仍不知悔改時,那也只能讓法律制裁了,廣東陽春某中學,便惹出了不少爭議!這是多大仇啊?中學生疑被同學打成“植物人”,學校難逃其責!中學生調皮搗蛋是常有之事,同學之間追打逗鬧,也是學校中一道“青春”的風景線,但凡事都要講究尺度和分寸,若是單方面的欺凌、霸凌等事情,那也是不被允許的事情。但廣東陽春市的八甲中學,卻發生了一起學生被同學打傷事件,據悉,初二的一名男生小江與同班同學小廖,因雙方有口角爭執,趁著大課間期間,小江遂將小廖推到教師講臺旁,并在同學小黃的幫助下,用掃把敲擊其后腦,還朝著其頭部打了幾拳。是班級同學發現情況不對勁,才報告給老師,而老師到場后也打了120,將小廖送到醫院,只不過,據家長發的消息表示,小廖屬于“深昏迷”狀態,也就是所謂的“植物人”,不知何時才能清醒過來。只是一點小口角,但中學生疑被同學打成“植物人”,這得是多大仇啊?更何況,才初二的學生,便已經懂得“拉幫結派”,一起欺負他人,將拳腳施加到被害者身上,可見家庭教育存在缺陷,學校更是難逃其責!校園欺凌情況層出不窮,也反映出很嚴重的問題,不僅影響了校園風氣,更影響著其他同學的道德風氣,若是學校不嚴厲處罰的話,其他學生恐會“有樣學樣”。尤其是家長的家庭教育更加重要,當家長能夠及時引導學生,傳輸正確的思維觀念,而不是“上梁不正下梁歪”,甚至家長行為不端正,讓學生養成自私、仗勢欺人等習慣的話,那也是大錯特錯。雖說針對此事,相關部門也成立了調查組,并安撫傷者家屬等,但事情的結果如何,想必很多人都心中有數,要么批評教育,要么賠償了事,網友也直言:大概率不了了之,繼續逍遙自在,搞不好還會接著其他同學,成為學校里的“霸王”。的確,回想起中學階段,每個班級總會有那么一兩個“不好惹”的,在班級里“稱王稱霸”,就連老師的話也不放在心上,也讓其他同學避之不及,但也反映出家庭教育的缺失,家長可別放任不管,殊不知會影響到學生的前途。家庭教育刻不容緩,家長該如何正確塑造學生觀念與行為?“青春期”看似不好管教,一不小心還可能起到反作用,但若是不管不問的話,那問題也會更加嚴重,而特殊階段家長可以采取特殊手段,根據學生的性格脾氣,選擇不同的方式去引導學生。家長可以多和學生聊天,來一場“心與心”之間的深度對話,但家長要扮演“聽眾”的角色,多讓學生發言,從而更好的了解到學生的想法與內心,若是學生想法過度偏激,那家長也要巧妙引導,并在一定程度上,鼓勵認可學生的想法。家長還要減少“攀比”行為,不要拿別人家的孩子與學生做“對比”,那過度的攀比也會讓學生加重逆反心理,并且讓彼此之間的距離變得更遠。中學生想法更強烈,家長保持穩定的情緒很重要家庭教育問題常談常新,家長不光要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心態,還要傳輸更加良好且穩定的情緒,遇到困難也不用過度焦慮、慌張,將最好的一面,展現給學生。家長的情緒影響著學生的方方面面,而當家長擁有一顆“平常心”,那學生遇到學習上的困難,也能夠很好的看待,不至于陷入“牛角尖”。寫在最后:學校要加強道德教育,還學校良好的氛圍與風氣,而家長也不能當“甩手掌柜”,認真對待學生成長的每一步,并正確看待學生的行為,知錯能改善莫大焉!記得點一點關注,我們下期再見啦~(圖片均源于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