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廠商“內卷”:消費者獲得512GB內存自由,主要靠上游勒緊褲腰帶
消費者不愿意換手機了。有數據顯示,在2022年,消費者的手機換機周期將長達43個月,達到歷史最高水平;同時,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全年出貨量約2.86億臺,同比下降13.2%,創有史以來最大降幅。在消費者的換機需求驟減后,手機廠商們開始在內存上“內卷”。今年以來,手機廠商先后推出512GB甚至1TB內存配置的中端手機,紛紛打出如“內存自由”等標語,定價卻在彼此的價格戰中越打越低,直接打到了2000元-3000元區間。紅星資本局調查發現,手機廠商敢在內存上打價格戰不是無的放矢,而是全靠中、上游的存儲晶圓原廠、存儲器生產廠家勒緊褲腰帶。手機廠商大打價格戰512GB配置手機降價至三千元以下兩家手機廠商正面杠上了。今年2月初,一加發布新款手機一加Ace 2,號稱要“全面普及16GB”。其中,16GB+512GB配置的定價為3499元,16GB+256GB的定價為3099元,12GB+256GB的定價直接下探至2799元。2月13日,在一加Ace 2正式發售當天,小米集團(01810.HK)旗下品牌Redmi也采取了行動。微博認證為“小米集團合伙人、總裁、國際部總裁、Redmi品牌總經理”的盧偉冰在微博宣布,從2月13日10點起,Redmi K60全面開啟“512GB普及風暴”(指下調512GB配置售價)。紅星資本局注意到,Redmi K60所有512GB配置的版本降價300元。其中,16GB+512GB配置降至3299元,而12GB+512GB配置突破3000元大關,直降至2999元。當天,兩大品牌的掌門人也在微博上隔空互嗆。盧偉冰稱,“有同事提醒我說,最近有友商在高調打價格戰,K60開啟512GB普及風暴可能會被說成‘被逼降價’,會不會有點尷尬?我說,這怎么會尷尬。如果有友商從此真心一直跟進,說明我們一直在做一件大家認為正確但很難的事情。歡迎更多友商入局!”↑截圖自微博一加中國區總裁李杰隨后也在微博上表示,“就像我說的‘一加Ace 2會倒逼友商降價’,同時我也說了‘產品不好降價也沒用’。我們歡迎大家跟進,并且是真誠地跟進,為所有的用戶全面普及旗艦體驗!”↑截圖自微博在互嗆過后,兩家手機廠商繼續在大內存手機上較勁,價格也越打越低。3月7日,一加發布新款手機一加Ace 2V,主打“大內存大存儲雙普及”,16GB+512GB配置的定價為2799元。3月28日,Redmi發布新款手機Note12 Turbo,主打“內存自由”,16GB+1TB配置的定價為2599元。TechInsights研究副總監吳怡雯告訴紅星資本局,“目前,消費者換機周期的延長是手機廠商面臨的挑戰。”有調研數據顯示,預計2022年消費者的換機周期長達43個月。吳怡雯認為,在面臨消費者換機周期延長挑戰的情況下,內存容量不足往往是消費者換機的重要原因,所以手機廠商加大了這方面的投入。誰給了手機廠商底氣?512GB內存未來或成中端手機標配事實上,手機廠商敢在內存領域打價格戰,是有上游支撐的。紅星資本局了解到,NAND Flash和DRAM是兩種應用最為廣泛的存儲產品,也應用于手機之中。前者是數據型閃存芯片,后者是動態隨機存取存儲器。CFM閃存市場數據顯示,2022年初期,NAND Flash和DRAM的市場綜合價格指數均超過1000點。拉長到2022年全年來看,NAND Flash的市場綜合價格指數下跌41%,DRAM下跌35%。↑截圖自CFM閃存市場截至今年4月4日,NAND Flash的價格指數為488.80點,DRAM的價格指數為570.39點。以eMMC(128GB-5.1)類存儲產品(屬于NAND Flash)為例,CFM閃存數據顯示,2022年10月11日,其報價為8.5美元;到今年4月4日,該產品的報價降至5.3美元。某家生產銷售存儲產品公司的負責人李玲(化名)向紅星資本局表示,這一輪存儲產品降價從上游源頭開始,在市場供大于求的情況下,原材料的價格下跌,終端產品也需要去庫存,所以出現了降價銷售的情況。王峰(化名)所在的公司向vivo、OPPO等手機廠商供應存儲產品,他也告訴紅星資本局,去年以來,他們公司下調了存儲產品的價格,因為市場需求在下降,且降幅非常大。吳怡雯告訴紅星資本局,存儲產品的降價加快了512GB內存向主流價格段滲透的速度。“我認為其他國產安卓品牌也會跟進(一加和Redmi)的。隨著競爭加劇、元器件成本的降低、以及用戶對大內存需求的進一步增加,512GB在未來很可能會成為2000-3000元手機的主流(配置)。”吳怡雯對紅星資本局說。紅星資本局注意到,在一加和Redmi后,realme真我手機的新款GT Neo5 SE將在4月10日正式開售。其中,16GB+1TB配置的定價為2599元,號稱“將滿級內存越級到底!”“行業處于下行周期”上游有存儲原廠曾宣布減產或裁員存儲行業的市場變化可以從上市公司的財報中窺見端倪。專注于存儲應用產品的上市公司江波龍(301308.SZ)同樣受到了影響。2022年,江波龍的營收同比下降14.55%至83.30億元,凈利潤同比下降92.81%至7280萬元。江波龍曾解釋稱,受宏觀不利因素影響,全球各主要國家經濟增長乏力,以智能手機、PC等為代表的消費電子需求下降,消費類存儲市場量價齊跌。其中,由于存儲器單價明顯下降,江波龍對存在減值跡象的存貨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1.62億元,確認資產減值損失較2021年同比大幅增加。繼續往產業鏈上游追溯,存儲產品的上游為存儲晶圓原廠。據國金證券研究所整理數據,在2022年第三季度,全球存儲原廠庫存月數為5.1個月,高于2021年同期的3個月,且是連續五個季度上升。李玲所在的公司需要從頭部存儲晶圓原廠購入原材料,在她看來,這些存儲晶圓原廠的庫存量都比較大,而在市場的供需關系發生變化后(供過于求),整個行業都處于下行周期中。紅星資本局注意到,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有存儲晶圓原廠采取了減產、裁員等措施。比如,SK海力士(SKHynix)在2022年宣布將在2023年削減50%以上的資本支出,降低低利潤產品的產量,通過在一定時期內保持投資和減產的趨勢,使市場的供需平衡正常化。另外,美光科技(Micron)也曾在2022年表示將DRAM和NAND晶圓產量削減約20%,還在今年2月擴大裁員計劃,裁員比例從原本預計的10%調高到15%。↑截圖自江波龍財報,內容來源于CFM閃存市場今年或將迎來行業拐點國產化存儲產業鏈也迎來布局時刻王峰告訴紅星資本局,從目前的市場情況來看,各大存儲晶圓原廠積壓的庫存都比較大,預計今年上半年整個行業都處于“去庫存”階段。至于什么時候能消耗掉大量庫存,王峰認為,這具體要看今年終端市場的需求恢復情況。國聯證券在研報中表示,存儲芯片具有較強的周期性,通常3-4年為一個周期。目前,本輪下行周期已接近兩年,且DRAM現貨及合約價格已接近上輪周期底部位置,“隨著各大存儲廠削減資本開支,我們預估存儲板塊或將在2023年下半年迎來拐點。”王峰告訴紅星資本局,存儲器產品的價格存在波動。如果后期消費者的需求增長,市場出現供不應求的情況,產品的價格可能會出現上漲。紅星資本局注意到,目前頭部存儲晶圓原廠幾乎都是海外企業,但長江存儲科技有限責任公司、長鑫存儲技術有限公司(下稱“長江存儲”和“長鑫存儲”)等國產企業正在迎頭趕上。據市場咨詢機構Omdia(IHS Markit)統計,2021年,三星電子、鎧俠、西部數據、SK海力士、美光、Solidigm在全球NAND Flash的市場份額共約為96.76%,三星電子、SK海力士、美光在全球DRAM的市場份額約為94.35%。李玲告訴紅星資本局,長江存儲和長鑫存儲也是他們公司的供應商,具體向哪一家采購原材料一般是根據客戶的需求來,“有客戶要求所有的東西都要‘國產化’,那我們就會采購國內的,從原材料到生產都在國內進行。”國盛證券在研報中表示,國產化存儲產業鏈迎來布局時刻, 2023年有望完成產品結構快速升級。紅星新聞記者 楊佩雯編輯 余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