侄子說,高考越近我越害怕,如果我考不好怎么辦?我是這樣回答的
侄子今年是高考生,他屬于上等生卻不屬于尖子生,我認為考個211大學應該沒問題,蹦一蹦也許能夠摘到985這個大桃子。我弟弟和弟妹對孩子也抱有很大的期望,希望孩子能夠考個985大學。為了鼓勵孩子考出好成績,弟弟和弟妹每天中午給孩子送飯,或者是熬雞湯,或者是紅燒排骨,反正中午都是葷菜,說要給孩子好好補補腦子,也好考個好大學。侄子曾經多次央求父母不要送飯了,這樣他壓力更大,可是他們還是照送不誤。昨天我回到老家,弟弟和弟妹高興得很,說讓我好好鼓勵鼓勵侄子,可是侄子卻一臉愁容,給我提出了一連串的問題。一,“高考越近我越怕,怕高考發揮失常,怎么辦?”侄子的擔心可以說是很多高考生的通病,過去無數次考試中,每個同學都跟侄子一樣,曾經出現過考試發揮失常。比如作文寫跑題了,數學明明會的題,卻算錯了等等。這本來是一個正常現象,可是臨近高考成了侄子心頭的愁。我給侄子說,你把心放到肚子里,高考絕對比你平時考試容易得多,因為不會有偏題怪題,現在就是放松,到高考正常發揮就可以了,不必自己給自己壓力。二,“我爸媽光問我復習的咋樣了,他們越問我越心里發慌。”我對弟弟和弟妹說,這就是你們的不是了,你們問的問題太沒有水平,因為孩子沒法回答。事實上,沒有人是復習完了才去參加考試的,總有點不放心沒把握。如果孩子實事求是回答,說沒復習好,你們即便不督促他,他心里也增加了壓力。這就像一個人過獨木橋,過橋的時候旁邊的人總說掉下去了怎么辦?那么過橋的人肯定會掉下去的。三,“如果我考不好怎么辦?”侄子這樣問我,他也曾經多次這樣問父母。他父母總說,別說喪氣話,你一定要考好,考不好對不起我們天天給你送的飯。我問弟弟,你們真是這樣說的嗎?弟弟說,曾經這樣說過,后來我就跟他說,無所謂,考不好,就考不好。我說這兩種回答都不可取,第一種給孩子加壓,會適得其反,第二種看似是躺平的態度,實際上孩子知道你是口是心非,對孩子失去信心了。這個時候最好認真的、誠實的與孩子共同面對這個問題,承認考不好的確是我們不愿接受的,但無論怎樣現在都要盡心盡力,“咱們盡力!”只有這樣,將來才不會后悔、自責。四,“為什么越臨近高考,我越不想學了呢?”侄子有這種感覺,說明他已經有焦慮了,感覺學習疲憊而沒有效率,想躺平,想放棄,又不可能,因為老師在盯住,父母在逼著,別的同學在推著。我對侄子說,這個時候需要適當休息調整了。實際上從春節過后,高考生都在進行高考沖刺,太累了,需要勞逸結合,讓大腦放松一下,才會有效率。我建議弟弟不要再給孩子送飯了,他回家也不要問他的學習,你們可以陪他打打羽毛球,散散步,減輕他的壓力。五,“你讓休息,可是離高考沒幾天了,能休息嗎?”我告訴他,你已經有焦慮情緒,繼續發展下去會有抑郁情緒,高考你不但考不好,還會崩潰,所以必須調整了。另外,我認為,最后的沖刺對高考考生可能改變不大,但對中考考生,由于初中的知識點相對簡單,最后沖刺可能效果顯著。我對侄子說,你姐姐當年高考前夕,比你還焦慮,她說翻開課本就想到高考要考砸,考不上任何大學。她就學不進去。我知道后,在距離高考還有一個多月時,我領著女兒去爬山旅游,玩了一周,回來后調整過來了,最終考上了一本大學。你姐姐常說,如果當年你沒有領著我旅游一周,可能真的什么也考不上。六,弟弟和弟妹問:高考最后階段,我們到底該為孩子做什么?我說,你們能為孩子做的,是使他在這個時期保持一個穩定的學習心態。具體來說,一是照顧好他的飲食、生活起居,二就是閉上批評的嘴巴。也許他吃飯的時間有點長,也許他在廁所磨嘰了半天,也許一晚上他去廚房翻了幾次冰箱……不管怎樣這段時期不要吭聲,這是你對孩子的體諒,這就是我們能為孩子做的。我特別提醒他們,再也不要給孩子送飯了,再也不要問孩子復習的怎么樣了,再也不要讓孩子一定要考上985大學了。七,侄子又問我,這段時間是垃圾時間嗎?我該怎么學呢?我覺得這幾天,你除了休息一下,調整好心態,就是捋捋知識點,不要刷題了,也不要想這想那了,就是放松自己,然后準備高考。高考與中考不一樣,比如高考語文,只有6分課本上的原題,就是古詩文背默,其余都是課本外的東西,這個時候死扣課本已經沒有多大意義了。可以研究一下往年的高考真題,總結出一些規律,可以學一點考試技巧,相信憑借你的聰明,你該知道怎么做。最后,我對侄子說,高考結束我就回來,咱們一起填報高考志愿,報一個好的志愿,等于多考20分,我爭取給你加上這20分!侄子說,你這次回來,打開了我的心鎖,我好像已經解脫了焦慮,看我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