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個官派差役拿著朱票到金鋪取赤金二錠,鋪主親自送來,當堂要錢。
官問這二錠赤金值多少錢,鋪主說:平價該若干,今是老爺取用,只拿半價的錢就行了。
官看了看左右手下人,說:那就拿一錠金還給他。
發金后,鋪主不走,仍在等著拿錢。
官說:錢已經還給你了,還等什么! 鋪主說:并沒有給我錢啊! 官怒道:刁奴才,你說賣給我只須半價,我才拿出一錠還你,已經抵了一半的價錢,本縣不曾虧了你,如再胡攪蠻纏,就馬上把你攆出去。
來源 : 笑話詞典
-
袁了凡特別喜愛談論風水,為此他曾遍訪四處尋覓寶地。
當他來到光福之地時,問一位村農:你曾聽說這里佳穴很多嗎?
村農說:我在這里已經生活了三十多年了,只見過一些戴烏紗帽的人來尋覓風水寶地,卻從未見過那些戴烏紗帽的來上墳。
袁了凡聽了,默默地走開了。
來源 : 笑話詞典
-
有個人慌慌忙忙地去官府報案,說是家里的牛丟了。
差役問他:什么時候丟的?
那人說:明天。
差役一聽,不覺失笑。
官員以為他偷了牛,立刻指著差役的鼻子喝問道:你把牛偷到哪里去了!差役嚇壞了,慌忙把兩只袖子擺了擺,說:不在這里,請老爺隨便搜。
來源 : 笑話詞典
-
應履平曾為德化縣令,吏部對他任職期滿考核時,他的政論寫得非常出色,卻終因其貌不揚,而未能被列入升遷的名單之上。
應履平氣憤不過,就在都城門前題寫了一首詩嘲笑說:為官不用好文章,只要須胡及胖長;更有一般堪笑處,衣裳糨得硬繃繃。
詩下也不寫自己名姓。
吏部官員將此事報告給冢宰,并說:這一定是應履平干的。
他們經過反復斟酌,最終還是升遷了應履平的官職。
來源 : 笑話詞典
-
一官被妻踏破紗帽,怒奏曰:臣啟陛下,臣妻羅唣,昨日相爭,踏破臣的紗帽。
上傳旨云:卿須忍耐。
皇后有些憊賴,與朕一言不合,平天冠打得粉碎,你的紗帽只算得個卵袋。
來源 : 笑話詞典
-
幾個人在一起飲酒,飲到高興處,要行酒令,并議定:每句酒食的意思都是除了真強盜之外,也有與強盜一樣的。
一人說:為首斂錢天窗開。
一人說:詐人害人壞秀才。
又一人說:四人轎兒喝道來。
大家嘩然,說:你這句就不對了,你說的是官府,怎么會像是強盜?
那人說:你看看如今抬在四人轎上的,十個倒有九個勝似強盜。
來源 : 笑話詞典
-
迂公家里住著幾間破屋。
有一年夏天,接連下了幾天大雨,屋頂多處漏雨,一夜之間要把床搬來挪去好多次,最終滿屋連一處干地方都沒有了,惹得妻兒們都責怪他。
迂公趕忙出去叫了泥瓦匠過來搶修,花了很多功夫,也費了很多錢。
剛一完工,天也云開霧散,晴朗無比。
迂公仰頭看著剛剛修好的房屋,無奈地嘆道:運氣不佳的人就是運氣不佳,真沒辦法。
剛剛修完屋,老天也停了雨,這不白白賠上了許多工錢嗎?
來源 : 笑話詞典
-
有個畫肖像的,生意清淡,有人勸他把自己夫妻的行樂圖畫一幅貼出來,以廣招徠,這樣找他畫像的人可能就多了。
畫像師就照這個人的建議辦了。
一天,畫像師的岳父來看望他們,見貼著一幅男女同坐的畫像,就問女婿:這個女的是誰?
女婿答:就是您閨女。
岳父又問:我閨女為什么同這個面生人坐在一起?
來源 : 笑話詞典
-
北宋大詞人秦少游常常以自己的胡須多而美引以自豪。
有一次,他特意借用《論語·子罕》中的一句話,向蘇東坡炫耀說:君子多乎(胡)哉?
蘇東坡立即應聲回答說:小人樊(繁)須也!正好借用了《論語·子路》中的原話。
這一問一答,令當時在座的人個個笑得不亦樂乎。
來源 : 笑話詞典
-
兩個醫生在一起行路,迎面看見一個人提著鰻(mán)魚和團魚叫賣。
其中一位上前指著鰻魚對賣魚人說:把這條烏梢蛇賣給我吧。
另一位立刻嘲笑說:瞧你,竟連鰻魚也不認得! 他賣弄似地指著團魚說:你還不如買了這只穿山甲呢!賣魚人被兩位假內行的話逗樂了。
來源 : 笑話詞典
-
太原有個家里深夜失火,慌忙從屋內往外搶救東西。
他本想把一桿銅槍搬出來,卻誤拿了已燒熱的熨斗。
他非常驚惋地對兒子說:真是怪事!火還沒燒過來,銅槍卻已被燒掉了桿!
來源 : 笑話詞典
-
王戎的妻子常常稱呼王戎為卿,王戎對她說:女人稱呼自己的丈夫為卿’,從禮規上來說欠莊重,以后你可別這樣稱呼我了。
王戎的妻子一聽,立刻湊到王戎耳邊大聲說道:我親卿,我愛卿,所以我要稱卿為卿;我若不能稱卿為卿,誰還配稱卿為卿?
從此以后,王戎只好任憑妻子以卿來稱呼自己。
來源 : 笑話詞典
-
暑熱天氣里,有個人還在裹著一條被單睡覺,直睡得大汗淋漓,痛苦不堪。
別人看了都替他難受,就問他大暑天里蓋著被單睡覺,這又何苦,這人也很委屈地說:我有什么辦法?
若蓋棉被豈不更熱嗎?
來源 : 笑話詞典
-
武陵有位市井少年,極善說謊。
一天在大街上遇到一位老人,老人知道他善說謊,卻故意要試探他一下,就說:別人都說你善于說謊,今天你就給我當面說一個吧。
那少年隨口說:剛才聽說眾人把東湖的水放干了,大家都去拾干魚,我也要急著去拾幾條,現在哪有閑空說?
老人相信了,直接跑到東湖,誰想一到才見東湖還是照常大水渺然,這才省悟那少年又說謊了。
來源 : 笑話詞典
-
明朝時,周自修與楊士奇、解縉、胡廣、金幼孜、黃淮等人義結金蘭,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
一次兵亂中,金川失守,周自修獨自死去,而楊士奇等人則委屈求生,免于一死。
后來,楊士奇還煞有介事地為周自修作傳,并不知羞恥地對周自修的兒子表白說:如果我當時也一起死了,誰還能為你父親作傳?
聽到這話的人無不恥笑他茍且偷生。
來源 : 笑話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