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個北方人很勇敢,馬上馬下都相當有功夫,干什么都不怕,就是不會游泳,每當看到人家在水里扎猛子像游魚一樣靈巧自如,總很羨慕,于是就去向人請教。
人家把劃水、換氣等游泳的方法告訴了他,他聽后覺得太簡單了,跑到江邊便縱身跳下水去。
誰知,一下子就沒了頂,原來記住的要領還未使用就已忘光,只剩下手忙腳亂地掙扎。
跟著就咕呼咕呼幾口水,不多時就沒氣了。
來源 : 笑話詞典
-
有個人去賣鵝,因要大便,便把鵝放在地上,自己去廁所。
路過一人,用小鴨把大鵝換去。
賣鵝的人從廁所出來,見到鴨子,驚嘆道:奇怪啊,才一時不見,這鵝怎么便餓成這般黑瘦了?
來源 : 笑話詞典
-
有個地主準備把多余的田租給張三耕種,但每租一畝田,須先交一只雞。
一天,張三去辦理租田手續,故意把雞藏在背后。
地主看了張三一眼,說:此田不給張三種。
張三忙將雞拿出送上。
地主馬上改口道:不給張三卻給誰?
張三問道:你先說不租給我,現在又說租給我,為啥?
地主答道:剛才是無稽(雞)之談,現在是見機(雞)行事。
來源 : 笑話詞典
-
小偷從別處偷了件羊皮袍,從迂公家門口走過,見大門虛掩著,又起貪心,便悄悄摸進去,放下羊皮袍,再行偷竊。
迂公正好回來,小偷慌忙跳墻逃走。
迂公拾得羊皮袍,十分高興,希望能再拾到東西,便每夜虛掩大門,到外面去溜達。
可每次回來,總不見小偷動靜,也沒有財物,他不禁長吁短嘆,自言自語道:賊為啥不來了呢?
來源 : 笑話詞典
-
有個官吏,叫畫家給自己畫像。
畫家如實地把他的像畫好,他一看大發雷霆,責罵畫家說:前天我見你畫老虎,還用金箔貼眼睛;像我這么個大官,你為啥不給我貼雙金眼睛?
來源 : 笑話詞典
-
公孫龍好吹牛。
一次見趙文王,又吹牛說連釣數鱉。
文王說:南海之鱉,我沒有見過,只想用我們趙國所有過的事講給您聽聽。
我到過鎮陽,那地方有兩個小孩,一個叫車里。
一個叫左伯。
一次,他們在渤海上戲耍,剛過一會兒,有一群大鵬飛來,車里就到海中捉大鵬,一伸手就捉到了,渤海最深的地方也才剛沒過車里的小腿。
沒有什么東西放大鵬,就隨手把左伯的手巾拿過來裝大鵬。
左伯大怒,與車里相斗起來,打了很久。
車里的母親見后,把車里拖回去,左伯舉起太行山擲車里,結果擲到了車里母親的眼中,車里母親只覺得眼睛暗了一暗,好像吹進了一粒灰塵,就用手揉了揉,向西北一彈,大行山因此中斷,所彈出的石頭,為現在的恒山,您不是也看到過嗎?
公孫龍聽后頃刻間就泄氣,只得作揖告退。
他弟子見后說:嘻,先生一向以大話來炫耀于人,怎么會因為大話而感到困惑呢?
來源 : 笑話詞典
-
烏賊魚善放黑水,并以此來掩護躲避其它魚類的進攻。
漸漸地,它得意起來,經常故意到海邊和海鳥戲耍。
一天,一只海鷗正在沿海面低飛尋食,忽見岸邊不遠有團黑水,細細觀察,發現黑水不時挪動位置,便斷定這是一條游動的魚。
還在烏賊覺得得意地玩弄海鳥之際,海鷗俯沖而下,一口把烏賊叼走了。
來源 : 笑話詞典
-
有一個人好說謊話,仆人只好天天給他圓謊。
一天,他對人說:我家有口井,昨晚被大風吹到隔壁人家去了。
別人不信,說:從古到今,哪聽說過井會被風吹走的事。
仆人只得替他圓謊說:確有這事,我家的井貼近鄰家的籬笆,昨晚風大,把籬笆吹到井這邊來了,卻像把井吹到鄰家去似的。
又有一天,他對人說:有人射下一只大雁,頭上頂了一碗粉湯。
別人不信,仆人又只好替他圓說:這事有過,我家主人正在院里吃粉湯,大雁掉下來,頭正好落進碗內,這不是頭頂粉湯嗎?
又有一次,他對人說:我家有一頂漫天帳,可以把天蓋得嚴嚴的,一點空隙不漏。
仆人皺眉頭說:主人說話太沒邊際了,這樣的漫天大謊,叫我怎么遮掩得了!
來源 : 笑話詞典
-
陳大卿害了疥瘡病,上司譏笑他。
陳大卿說:您不要恥笑。
這種病 有五種美德可稱道:不害到人臉上,是仁呀;喜歡傳染給別人,是義呀; 它教人叉起手來抓撓,是禮呀;生在手指關節縫里,是智呀;定時發癢, 是信呀!上司大笑。
來源 : 笑話詞典
-
冥王派小鬼到陽間去走訪名醫,說:門前沒有冤鬼的就是。
小鬼到了陽間,走遍各地,可每過一家醫生門口,總見許多冤鬼聚集在那里。
最后,只剩下一家了,一看門前只有一個鬼在那里走動。
小鬼想:這里定是名醫了。
細細一問才知道,那是個昨天剛掛牌開業的醫生。
來源 : 笑話詞典
-
父親寫了個一字教兒子,兒子讀了幾遍,記住了。
第二天,父親抹桌子,順手用濕布在桌上畫一橫,問兒子:這是什么字?
兒子眨巴著眼不認識。
父親說:這就是我昨天教你的那個一’字啊! 兒子驚奇得睜大眼睛,說:隔了一夜,它長成這么大啦?
!
來源 : 笑話詞典
-
庸醫把人醫死了。
死者的家屬用繩子把他綁了起來,準備送到官府去。
夜里,庸醫掙脫繩索,鳧水逃回家中。
此時,兒子還在攻讀醫書。
庸醫忙說:兒呀,醫書慢些看,還是先學會游水要緊。
來源 : 笑話詞典
-
張丞相喜歡寫草體字,但又寫得不合體統,別人譏笑他,丞相卻不以為然。
一天,他突然想到了名句,便要來紙墨奮筆疾書,滿紙的草字龍飛鳳舞。
過后讓他的侄兒把詩句抄錄下來,抄至筆劃怪異之處,侄兒看不出,就捧著稿子去詢問他。
張丞相仔細辨認了很久,連自己也不認識,就責罵侄兒說:你為什么不早些來問?
以致使我忘記了。
來源 : 笑話詞典
-
有人持竹竿進城門、橫豎不能進,截斷又可惜,正想不主意時,旁人說:10里外有個叫李三老,很聰明,你可去請他出主意。
持竿者正想去找,剛巧三老騎了驢也到城門前,眾人歡快地跑上去迎接他。
只見李三老直喘粗氣吃力地坐在驢子的屁股上搖搖欲墜。
有人問:您怎么不坐在驢背的中間?
李三老答:韁繩太長了。
來源 : 笑話詞典
-
晏殊出任南京留守時,府署中有兩個他敬重的幕僚,叫張元、王滇。
張元身體肥胖,王滇稱他為牛;王琪精瘦骨立,張元稱他為猴。
兩人常相互嘲諷取笑。
一次,他倆又說開了。
王琪說:張元觸墻成八字。
張元反唇相譏說:王滇望月叫三聲。
滿座皆笑。
來源 : 笑話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