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和尚喜歡喝酒吃肉,大和尚屢次責備他。
那和尚心里怨恨,就會集其他和尚,將臉孔涂抹一番,拿著木棒,威逼大和尚道:我們是濟公化身。
現在關照你,我們佛門除了貪、嗔、癡三件事外,其他百無禁忌,喝酒吃肉有啥關系?
!說完,舉起木棒要打,大和尚害怕極了,表示認罪,從此不敢再禁止徒弟喝酒。
縣官知道了,便逮捕大和尚給以責罰,大和尚說:我情愿受老爺處罰,不敢違背活佛的旨意?。?/div>
來源 : 笑話詞典
從前,有一個人很怕老婆。
有一天,他趁老婆不在家的時候偷吃了一盒年糕。
晚上被老婆發現了,把他狠狠罵了一通,又罰跪三更才準許睡覺。
第二天,他越想越想不通,不知自己的命為什么這樣不好,便到街上找算命先生給自己算算命。
算命先生問:請問貴庚多少?
他趕忙回答:沒有跪多久,只跪到三更。
算命先生道:我不是問這個,我是問你年高幾何?
他說:我還敢偷吃幾盒?
我只吃了一盒。
來源 : 笑話詞典
唐朝有個叫魏明的人,喜作詩但就是作不好,他寫的詩總要幾百句,又非常粗劣。
一次,他帶著詩去請教熙載。
韓假說眼睛不好,順手把詩放在桌子上。
魏明說:那我來朗誦給你聽吧!韓熙載說:我這些天,趕上耳朵也不好了。
魏明滿面通紅地走了。
來源 : 笑話詞典
世人謙稱自己的兒女為小犬,這都是來源于三國魏武帝曹操說的劉景升兒子像豚犬的典故。
某君謙稱子女很獨特,叫小牛、小馬。
別人問他原故,他答道:中國衰落了,國人都是牛馬,這些孩子還小,不稱小牛、小馬稱什么?
來源 : 笑話詞典
有個官吏在公堂上偶然放了個屁,自言自語道:唔,爽利! 下屬們不知道,誤認為是要賞吏(獎賞下屬),便爭先恐后跪在地上感恩道:謝謝老爺獎賞!
來源 : 笑話詞典
教官的兒子和縣丞的兒子打架。
教官的兒子屢屢吃敗仗,回家哭訴。
母親說:他天天吃魚肉,所以這么強健能打。
我家天天吃豆腐,氣力自然弱小,怎么打得過他?
教官插嘴道:我兒不要急,等祭過了丁(舊時每年仲春及仲秋上旬丁日用肉祭祀孔子,叫丁祭,也叫祭?。?,再尋他報復就是。
來源 : 笑話詞典
有人作了一首嘲諷近視眼的詩:笑君雙眼太希奇,子立身旁問誰是?
日透窗欞拿彈子,月移花影拾柴枝。
因看畫壁磨傷鼻,為鎖書箱夾著眉。
更有一般堪笑處,吹燈燒破嘴唇皮。
作
來源 : 笑話詞典
詹堅志參加會試結束,因受一個小案子牽連,被捕入獄。
他就向大理寺少卿(法院長官)李端初求情:我是遠方的舉人,好不容易來京城考試,希望得到您大人的同情。
李端初羞辱道:你的嘴這么尖滑,真是個奸滑之徒!后來發榜,詹堅志中了進士,終于被釋放了。
10多年后,詹堅志頂替李端初的官職做淮南轉運使,交接時見了面,李端初忘記以前的事,但覺得對方面熟,便說:難道我們過去見過面嗎?
您現在儀表堂堂,不是過去能比??!詹堅志心有不平,答道:,儀表我自己看不見,但嘴巴不知比過去還尖滑嗎?
端初想起往事,滿臉尷尬。
來源 : 笑話詞典
梁元帝一只眼睛是瞎的,最忌怕別人談到眼瞎一類的話,即使別人在談吐中偶爾講到一個字與此有關,也要忌恨。
在他做湘東王時,登上宮殿遠望,侍臣在一側見景抒情說:現在的景況真可稱:帝子降于北渚。
梁元帝立即疑心侍臣在戲說他,就追問說:你是在說目眇眇兮愁予’吧?
(屈原詩,與帝子’句為連接句。
眇:意思之一為瞎了一只眼。
)
來源 : 笑話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