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漢末年,南陵有位王次公,有一天,他家的驢誤入貴安寺和的麥地,糟蹋了一些麥子。
寺里僧人便大罵不已。
王家仆人聽到了,便回家報告主人。
第二天,王次公便騎著驢,帶了仆人,到寺中見僧人,說:昨天這禿驢吃了你們多少麥子,此驢在家時原本無事,才出了家就放肆。
說著便招呼仆人來,吩咐道:把鞍子籠頭卸了,牽那禿驢進來打,且看我打它下唇上唇也動!
來源 : 笑話詞典
-
明朝禮部右侍郎程敏政十歲時,以神童被推薦到京城。
宰相李賢打算招他為婿,便設宴招待他。
席間,李賢指著桌上的果品出個對子讓他對:因荷(何)而得藕(偶)。
李賢這樣做,一是為了考考程敏政的學問和智力,二是為了探探他對婚事的意見。
程敏政當即猜測到了李賢的意思,隨口答道:有杏(幸)不須梅(媒)。
來源 : 笑話詞典
-
金陵有個賣藥的,手推車上裝著一座觀音菩薩的雕像,病人向他買藥,他先把藥放在觀音菩薩那只朝地面的手掌里,如果藥在手掌里懸空不掉下來,便說是觀音菩薩同意用這藥,然后才讓病人服用。
人們認為真有神靈,于是紛紛向他買藥。
有個小伙子估計他用的是一種幻術,很想學到手。
待大家散開后,他便邀請賣藥的到酒店去吃酒。
吃完后,一錢不付,揚長而去,酒店里的人卻好像沒看見他們似。
這樣一連吃了三次。
賣藥的問小伙子施用了什么神仙妙術。
小伙子說:如果你那幻術肯教我,我也把這幻術教你。
來源 : 笑話詞典
-
有一個魚販子,挑黃魚擔子行走,步履非常健快。
一個做官的見他身強力壯,走路如飛,便雇他當了自己的轎夫。
豈料這個人抬起轎子來,不但走不快,反倒比別人慢得多。
官員感到很奇怪,便問他從前挑黃魚時行走那么快,為何抬轎子卻走得這么慢。
轎夫回答說:此一時,彼一時也。
我挑黃魚販賣時,那黃魚極易臭爛,因此,我不得不走快些;如今我為相公抬轎,又不用擔心相公您發臭,自然也用不著走快嘍。
來源 : 笑話詞典
-
吳中一帶有一富戶,家里有個癡呆兒子都三十歲了,還要依靠著年已五十的父親生活。
有個算命先生說,富翁能活到八十歲,兒子能活到六十二歲。
兒子一聽就哭起來了,他說:我父親只能活八十歲,還有三十年;我能活六十二歲,還有三十二年呢。
我六十歲以后的那兩年靠誰養活?
來源 : 笑話詞典
-
有個人開典當鋪,卻不識貨。
有客人拿了一面單皮鼓來當,鋪主吆喝道:皮盆子一個,當銀五分!有人拿笙來當,鋪主吆喝:斑竹酒壺一把,當銀三分!有人來當笛子,他又吆喝:絲緝火筒一根,當銀一分! 后來有人把擦屁股的帕子拿來當,他吆喝道:虎貍斑汗巾一條,當銀二分!小伙計見了說:這東西要它有什么用?
鋪主答道:若他不來贖,留下來擦擦嘴也好!
來源 : 笑話詞典
-
有個窮人,夏季里沒有蚊帳,又舍不得花錢買熏蚊香,只好忍著熱蓋被子睡覺。
蚊子落在他臉上叮,他又向鄰居家借來一個鬼臉面具,睡覺時戴上。
蚊子落到面具上,叮不進去,嘆道:你不過就為省幾文錢,為何就變了臉?
。
來源 : 笑話詞典
-
明代某年,舉行三年一次的大考。
各州、府、縣的應試者齊聚省城,由朝廷派官主考,中者為舉人。
某有權勢的宦官對考生說:今日大考不必作文論,只需作一對子,答得好的一定錄取。
說完出對道:子路乘肥馬。
(語出《論語》:孔子讓學生各談志向,子路說:愿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
但這里被宦官掉文。
)應試者聽后暗暗發笑,有個考生故意滑稽地對道:堯舜騎病豬。
(為《論語》中堯舜其病豬之諧音)宦官不知出典,更不知譏諷,還連連稱贊對仗工整精妙。
來源 : 笑話詞典
-
北齊人王皓從年輕時代就建樹了功業,但他卻又生性迂腐,反應遲緩。
王皓曾隨從齊文宣帝北伐,騎了一匹紅馬。
有一天早晨下了霜,紅馬身上蒙了一層白霜,他就認不出自己的馬了,急得直說馬丟了。
他的侍從官到處去找,也沒找到。
不一會兒,太陽升起來了,融化了紅馬身上的白箱,這匹紅馬活蹦亂跳地出現在他眼前。
他一見,才驚喜地說:原來我的馬并沒丟啊!
來源 : 笑話詞典
-
有個人在朋友家赴宴,喝到天晚還不回家,仆人帶著燈來迎接他,他說道:一會兒天就亮了,哪里用得著燈!于是仆人便回去了。
天亮后,仆人又來迎接,他責備說:你真不會辦事,今天反而不帶燈來。
過一會兒天就要黑了,教我怎么回去!
來源 : 笑話詞典
-
桑悅有才氣,19歲即考中舉人。
某年,上府令他調柳州任事,桑悅就是不肯。
別人問他原因,他驕氣十足說:柳宗元曾到過柳州任事,人稱柳柳州’,現在又讓我去,不是硬要讓我用聲名去壓住他嗎?
這事對不起柳宗元,我不干!
來源 : 笑話詞典
-
甲和乙二人相互不認識。
有一次,他們因事相會在一起,甲問乙姓什么,乙答道:姓孫。
乙又問甲姓什么,甲說:不敢!乙很納悶,問道:問您的姓,這有什么值得謙讓的?
甲還是一個勁地推讓說不敢,乙執意要問,甲才說:姓祖。
乙聽了這才明白甲是利用二人的姓開玩笑,便說:這有什么關系。
不過是你祖我孫,我孫你祖而已!
來源 : 笑話詞典
-
唐玄宗天寶初年,文名頗著的秘書監賀知章,上書朝廷,欲告老致仕歸故鄉吳中。
玄宗李隆基,對他非常敬重,諸事待遇異于眾人。
賀知章臨行,與唐玄宗辭別,不由得老淚縱橫。
唐玄宗問他還有什么要求。
知章說:臣知章有一犬子,尚未有定名,若陛下賜名,實老臣歸鄉之榮也。
玄宗說:信乃道之核心,孚者,信也。
卿之子宜名為孚。
知章拜謝受命。
時間長了,知章不覺大悟,自忖道:皇上太取笑我啦。
我是吳地人,孚’字乃是爪’字下面加上子’字。
他為我兒取名孚’,豈不是稱我兒爪子嗎?
來源 : 笑話詞典
-
有個人迷了路,便向別人打聽,那人并不答話,像是個啞巴,只用手比劃,做出錢的樣子,表示給了他錢,他才肯指路。
迷路的人看明白了啞巴的意思,便給了他幾個錢,啞巴就開口說話,指明去路。
迷路的人一聽,問道:剛才沒有錢時,你為何裝啞巴?
那人答道:如今這個世道,有了錢才能說話!
來源 : 笑話詞典
-
解縉去探訪駙馬,恰巧駙馬不在家。
公主久聞解學士大名,想一睹風采,便隔簾叫人留縉用茶。
解縉索筆題詩道:錦衣公子未還家,紅粉佳人叫賜茶。
內院深沉人不見,隔簾閑卻一團花。
公主大怒,奏報父親明成祖朱棣。
父笑道:此等風流學士,見他怪做什么?
來源 : 笑話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