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某縣令在堂,有老人來稟,其子忤逆不孝。
縣令一聽也很生氣,忙問詳情,老人說:我家世傳縫紉,今我年老眼花,無法再干,要兒子奉養老年,無奈小子游手好閑,棄我不顧,我將要餓死,求大人明察訓子! 官怒道:不孝罪大!你暫退去,待我傳你兒子來責問! 老人退下后絡繹不絕地來了許多遞呈者,縣令情緒不佳,心煩而退堂,忽然想到忤逆一事,便命仆人喊裁縫來。
仆人以為縣令又將作衣,就匆忙趕去喊平日多次為縣令做衣的那個裁縫。
裁縫急急趕去,縣令卻喝令用大杖痛打。
打罷,裁縫氣息奄奄地問:小人有何罪哪?
縣令說:你棄父不養,還說無罪!裁縫說:我從小父母雙亡呀! 縣令怒氣更足,說:你這不孝之徒,有父尚不認,來人 吏役知情,忙跪下稟告縣令說:此人父母實于某年某月病故的,眾所共知,請盼明察。
縣令大驚道:剛才那個告狀的老人難道是鬼嗎?
眾吏役說:這是另一個裁縫的父親呀! 縣令知誤,但仍強辯說:為人子者,僅作縫紉,有辱祖宗,不孝之極!再敢爭辯立予重罪!裁縫忍痛而去。
來源 : 笑話詞典
-
南宋著名詩人楊萬里做監司(監察州縣的地方長官)時,巡視到一郡。
太守設宴討好,并派歌妓到場酬應,歌妓唱《賀新郎》助酒,當唱到:萬里云帆何時到處,楊萬里觸動敏感神經,急忙答道:萬里剛到。
來源 : 笑話詞典
-
歐陽修在翰林院時,常常與同院他人出游。
一次,見有匹飛馳的馬踩死了一只狗。
歐陽修說:你們說一下這事。
一人說:有犬臥于通衢,逸馬蹄而殺之。
另一人說:有犬臥于通衢,臥犬遭之而斃。
歐陽修笑說:像你們這樣修史,一萬卷也寫不完。
那二人說:那你說呢?
歐陽修道:逸馬殺犬于道。
那二人臉紅地相互笑了起來。
來源 : 笑話詞典
-
王黼為北宋末年大臣,他的住宅與一個寺廟緊靠。
有個和尚,每日把從王黼家的陰溝中流出的米粒撈出,洗凈曬干。
過了幾年,不覺已積成一囤。
靖康二年,金兵攻破北宋都城汴梁(今開封),王黼家妻兒斷食將餓死。
那和尚便用所囤積的米送入王家,王黼家老幼吃得很香,連連稱謝,哪知這正是他家的陰溝之物。
來源 : 笑話詞典
-
有個地方官性喜喝酒,不理公務,卻專門勒索財物,百姓無不怨恨。
在他卸任調離之際,民眾按老例贈送德政碑,碑上寫著五大天地四字。
那個官長不解其意。
士紳民眾齊聲答道:您剛到任時,金天銀地;住在官署時,花天酒地;坐堂斷案時,昏天黑地;百姓含冤時,恨天怨地;如今卸職了,謝天謝地!
來源 : 笑話詞典
-
有個縣官上任,百姓前來告狀。
縣官高興地放下判案的朱筆,走下廳堂向告狀者深深拱手鞠躬。
差役詫異地問道:她不過是你縣太爺治下的百姓,有冤來告狀,盼您為他作主,為什么老爺反倒這么尊敬他?
縣官說:你不知道,來告狀的,便是我的衣食父母,怎能不敬重他呢?
來源 : 笑話詞典
-
江泌字士深,辦事喜講孝道。
因同族有個人與泌同名,為便于區別二人,所以別人就把他稱為孝泌。
孝泌每逢吃菜總不肯吃菜心,他說:菜心吃不得,它是可以繼續生長的東西,吃了違背孝道。
每到冬季,他的棉衣破絮塊塊,虱子總喜歡躲在里面生活繁殖。
一次,孝泌把生了虱子的棉絮從衣服里掏出來,放到墻壁間。
過了一會,又怕虱子會餓死,就重新把藏有虱子的破棉絮放回衣服里去。
來源 : 笑話詞典
-
北齊并州有一世家大族,族中某人聲稱好作詩,但所作詩盡為人取笑,他卻自以為了不起,連一些著名大家都瞧不起,竟作詩譏貶。
每當這時,旁人故意說他詩作很好,有才氣,他便飄飄然,宰牛殺羊相邀嘲弄者。
妻子知男人荒誕、胡亂,屢次邊哭邊勸諫他不要再如此了,這人恨道:才華連妻子都不能容,何況是陌生人呢!
來源 : 笑話詞典
-
有個私塾先生專門讀別字,閻王要罰他做狗,那先生堅決請求做母狗,問他什么原故。
他說:臨財(碰到錢財)毋茍(不能隨便)得,臨難(碰到災難)毋茍免。
來源 : 笑話詞典
-
順治乙酉年春夏之間,因為戰禍,城鎮百姓紛紛逃難,躲到鄉村山野去了。
私塾先生都失了業。
有人以游戲筆法修改杜牧的著名七絕詩:清明時節亂紛紛,城里先生欲斷魂。
借問主人何處去,館童遙指在鄉村。
來源 : 笑話詞典
-
唐時,贏州饒陽縣令竇知范十分貪婪。
本縣有個村長死后,竇知范便召集全縣各村村長及死者親朋好友200余人募捐,聲稱要為死者造像。
各捐錢一貫,得200余貫。
得錢后,竇知范馬上說:這村長正在地下受罪,陰間欺他是新死鬼,我們必須救急。
現在我已造好一座像,就用它先來代替,可免除他的苦難。
說完從袖中拿出一座像,僅5寸長。
大家知道受騙,叫苦不迭。
來源 : 笑話詞典
-
北齊庫狄伏連,官至大將軍,但很鄙吝。
一次妻子大病,他也不給錢看。
后來,妻子私下里取了百錢抓藥。
伏連察覺后,為這事遺恨終身,認為自己太麻痹了,是一次大損失。
來源 : 笑話詞典
-
王及善才學平庸,為人刻薄,作宰相時,別人暗地里把他比作凡庸的斑鳩占據了顯貴的鳳凰池(接近皇帝的機要部門稱鳳凰池)。
他毫無政績,有一點卻管得很嚴,每日都要關照下官說:不得讓驢進入官署。
后來,別人就給他起了雅號叫:驅驢宰相。
來源 : 笑話詞典
-
一個人的靴子穿錯了,一只底兒厚,一只底兒薄,走起路來一腳高,一腳低,很不像樣。
他很詫異,自言自語道:今兒我的腳,為什么一條長、一條短?
想來是道路不平的故。
路上有人告訴他道:您先生想來是穿錯靴子了吧。
他趕忙叫隨從回家去拿。
仆人去了好久,空手而回,對主人說道:不必了,家里那兩只靴子,也是一只底兒厚,一只底兒薄。
來源 : 笑話詞典
-
內鄉縣的李子白,做官做到翰林檢討。
弟弟李襲美卻久久停留在增廣生上不得升遷。
子白寫信給弟弟道:你今年增廣,明年增廣,不知增了多少,廣了多少?
襲美復信道:你今天檢討,明天檢討,不知檢了什么,討得什么?
來源 : 笑話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