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梁時,蕭琛有辯才,梁武帝未稱帝時與他交情很好。
某日,武帝請宴,蕭琛倒,梁武帝用棗投蕭琛,蕭琛便取了顆栗子擲武帝,正擊中面部,武帝有些光火,蕭琛便解釋說:陛下投臣以赤心,臣不敢報以戰栗嗎?
來源 : 笑話詞典
-
某人經商外歸,談說江湖之事道:過了黃牛峽,那蚊蟲大得像鴨子,這還不稀奇,待過了鐵牛河,那蚊蟲更大,大得只只像肥鵝。
商人妻子聽了連連怪丈夫說:你何不帶些回來煮了吃?
商人答:那蚊蟲沒有來吃我已算幸運極了,我怎敢想去吃它?
來源 : 笑話詞典
-
從前,有個逆子,父親說東,他偏道西。
父親臨死唯恐死后不把他埋葬在土中,就立遺囑道:死后一定要把我埋葬在水中。
誰知這回兒子倒開了竅,他想:我平時都違背父命,如今父親死了,就依順他一次吧!于是挖了一個池塘,把父親葬在水中。
來源 : 笑話詞典
-
唐朝陸龜蒙居住在震澤,有一欄斗鴨。
一次,有個宦官從京城長安出差到杭州,經過陸家門前,用彈弓打了他家一綠頭雄鴨,鴨頸都打斷了。
陸龜蒙見狀大聲說:啊呀!這只鴨子是會說人話的,將要把它進獻給皇上。
你倒把它打死了,現在只能拿這只死鴨去進見了,你說好嗎?
那宦官趕緊賠了一筆錢才算了事。
末了,宦官問道:這只鴨能說什么話啊?
陸龜蒙說:它常常自己叫自己的名字。
來源 : 笑話詞典
-
熙雍年間,某號稱大詩人者作《宿山房即事》詩:一個孤僧獨自歸(一個與孤、獨重復),關門閉戶掩柴扉(關門與閉戶、掩扉同義)。
半夜三更子時分(半夜即三更、子時),杜鵑謝豹子規啼(子規、謝豹為杜鵑別稱)。
來源 : 笑話詞典
-
某郡守忌諱得特別厲害。
剛到某地任職,有個叫丁長孺的來拜見恭賀。
因郡守忌諱丁字,就避而不見。
家仆知道他的意思,就叫那人改姓丁為姓千,果然郡守樂呵呵相見。
另有一日,有大案來報,文中有病故兩字,吏官知他怕見,就用手指掩住這兩字。
郡守一氣看來,見被遮處文義不通,就用筆敲擊吏官的手指,讓他拿開。
病故兩字露出,郡守臉色頓變,急忙取了文書到案桌下旋轉數次,口中還念辟邪祛兇的咒語。
堂中多人暗暗發笑。
來源 : 笑話詞典
-
陳鎬愛酒如命,而且酒量極大。
在山東當督學時,父親怕他喝酒誤事,便寫信囑咐他戒酒。
陳鎬接到父親訓示后,特別訂制了一個可盛二斤酒的大碗,還在碗邊上刻上八個字,約束自己:父命戒酒,只飲三杯。
來源 : 笑話詞典
-
有個財主吝嗇得出奇,兒子大了,想請個先生,招聘條件是不吃不喝的才要。
一人向他推薦:有位先生不用飲食,只吃南風一味。
財主聽了,趕緊跟老婆商量,老婆想了想,連忙搖頭說:要是哪一天刮北風,你拿什么東西給他吃呢?
來源 : 笑話詞典
-
北齊庫狄伏連,官至大將軍,但很鄙吝。
一次妻子大病,他也不給錢看。
后來,妻子私下里取了百錢抓藥。
伏連察覺后,為這事遺恨終身,認為自己太麻痹了,是一次大損失。
來源 : 笑話詞典
-
張虞釗鎮守滄州時,搜刮百姓很厲害。
有次他問一禪僧說:舍利(為佛骨的梵文譯音)是怎樣的?
這禪憎早知張虞釗唯利是圖,存心譏笑他,便故意曲解說:舍利的意思是:有剩余的房子就租給別人住,這樣就得到了房舍火之利。
來源 : 笑話詞典
-
沮州有杜抬遺(杜甫曾任左拾遺)廟,后人訛傳為杜十姨,就在廟內塑起了婦人像。
本城好事的人認為五撮須相公孤單無陪婦,就把杜十姨搬了過去配作夫婦。
原來五撮須也為伍子肯(春秋美國大夫)之誤傳。
來源 : 笑話詞典
-
晉元帝的皇后生了一個太子,元帝大擺湯餅宴招待群臣。
大臣殷羨進言:慶賀陛下喜獲太子,皇業有繼,只是慚愧我們臣子無功而受賞。
元帝笑道:這是什么話?
難道生太子的事要有你們的功勞嗎?
來源 : 笑話詞典
-
某縣官寫字太潦草,總是信手舞來。
一次準備宴請客人,就寫了清單派吏役去買菜,其中豬舌的舌字寫得很長,吏役以為是買豬千口。
到市場去后,哪里有這許多?
便遍鄉尋買,也只是買到500口,只得硬著頭皮回去稟報。
縣官大笑說:我讓買豬舌,怎么弄成買豬千口啊?
來源 : 笑話詞典
-
某朝士性迂腐,任職河中府龍門縣。
有個人叫薛少卿,長期居住此地。
某天,忽見祖墳上的松樹和楸樹被人砍去,就告到縣府。
朝士拿訴狀一看,也不細究,就判道:周文王的苑囿,老百姓都能去打柴、放牧,你薛少卿的墳塋有什么了不起,要禁砍柴?
!
來源 : 笑話詞典
-
有個私塾先生專門讀別字,閻王要罰他做狗,那先生堅決請求做母狗,問他什么原故。
他說:臨財(碰到錢財)毋茍(不能隨便)得,臨難(碰到災難)毋茍免。
來源 : 笑話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