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某人性慳吝,而且很容易發怒。
一天,買回四兩肉,妻子做好后油脂浮在上面,肉都沉到下面。
這人回家一看,以為妻子吃掉了肉,指著妻子罵道:我與你前世冤家,只有分離才行了!等到筷子一撈,只見肉都在碗底,這人又大笑起,撫著妻子的背說:我與你是500年前結合的夫妻,太好了!
來源 : 笑話詞典
-
有個地方官性喜喝酒,不理公務,卻專門勒索財物,百姓無不怨恨。
在他卸任調離之際,民眾按老例贈送德政碑,碑上寫著五大天地四字。
那個官長不解其意。
士紳民眾齊聲答道:您剛到任時,金天銀地;住在官署時,花天酒地;坐堂斷案時,昏天黑地;百姓含冤時,恨天怨地;如今卸職了,謝天謝地!
來源 : 笑話詞典
-
某儒者正在讀萬物一體。
有個腐儒問他:如路遇猛虎,這時怎樣求得萬物一體。
另一腐儒急忙解釋道:有道之人,能降龍伏虎,倘遇老虎,定能騎在虎背上,決不會被老虎吃掉。
周海門笑道:騎在虎背還是兩體,只有讓老虎吃下肚去,才可稱一體。
聽者大笑。
來源 : 笑話詞典
-
伙同秦檜謀殺岳飛的奸臣張俊,平素十分貪錢,積累了大量家私。
因為有財有勢,誰也不敢得罪他。
一次,宋高宗趙構宴請群臣,叫演員們在旁說笑話,以助酒興。
有個演員自稱善觀天象,只須用渾天儀一照,就能看出誰是哪顆星下凡,但又說:用渾天儀不方便,也可用大銅錢來代替。
大臣們紛紛要他看一看自己是啥星。
演員便摸出一個大錢,從錢眼里對準人,一個個照過,一個個說星。
輪到張俊時,他窺視很久,說是看不見星宿。
大臣們催他細看,他看了一會便認真地說:真的看不見什么星宿,只見張王坐在錢眼內!不信,請你們自己看。
大家猛然領悟到演員的用意,便哄堂大笑,把張俊鬧了個面紅耳赤。
來源 : 笑話詞典
-
有人要請先生教兒子讀書,又估不準先生學問的好壞。
朋友道:可請秀才們吃酒,然后叫人進來報告學臺(管秀才的官)來了,驚慌的就沒有學問,鎮靜的就有學問。
主人便依計而行,吃到一半,仆人報告:學臺要來了。
秀才們大驚,有把筷子抖掉的,有把酒杯碰翻的,只有一個紋絲不動,主人興奮地說:這必定是有學問的先生。
哪知近前一看:不好,已經嚇死了。
死者家屬聞訊前來問罪,鬧著要抵命。
主人慌忙找那位朋友商量對策。
朋友說:不要緊,不要緊,我有辦法。
說著就在尸體前大叫:陰間的學臺來了!秀才嚇得逃回陽間,又活過來了。
來源 : 笑話詞典
-
杭州北關城門外,有一間房屋,經常鬧鬼,人們都不敢居住。
有個姓蔡的書生買下這間屋。
到了半夜,有個女子姍姍而來,頸脖上拖著一條紅布,向蔡生拜了兩拜,把一條繩子掛在屋梁上,伸出頭頸去鉆那繩圈。
蔡生一點也不害怕。
女子又掛上一條繩子,招呼蔡生。
蔡生伸出一只腳套進繩子里,女子說:你錯了! 蔡生笑著說:你錯了,才有今天。
我沒錯! 女鬼大笑而去。
從此,這所房子的鬼怪就消失了。
來源 : 笑話詞典
-
一群青年聚集一起喝酒,歌妓在旁邊勸酒。
唯獨首席一個人閉著眼睛,交叉雙手,端正坐著一動不動。
酒宴結束后,歌妓向客人們索要賞錢,那人甩開衣袖站起要走,說:我沒有看你!歌妓用手扳住他的肩頭說:看看有啥關系?
!閉著眼睛想我比看我還狠呢!
來源 : 笑話詞典
-
北齊庫狄伏連,官至大將軍,但很鄙吝。
一次妻子大病,他也不給錢看。
后來,妻子私下里取了百錢抓藥。
伏連察覺后,為這事遺恨終身,認為自己太麻痹了,是一次大損失。
來源 : 笑話詞典
-
李夢陽自號空同子。
某年渡江,見同船上的某有司在請祀水神保平安,李夢陽覺得好笑,便令隨從把水神捆縛起來,投入江中,說:水神投水,是它得到最適合的方了!
來源 : 笑話詞典
-
晉元帝的皇后生了一個太子,元帝大擺湯餅宴招待群臣。
大臣殷羨進言:慶賀陛下喜獲太子,皇業有繼,只是慚愧我們臣子無功而受賞。
元帝笑道:這是什么話?
難道生太子的事要有你們的功勞嗎?
來源 : 笑話詞典
-
某人嗜酒如命,天天吃得酩酊大醉。
朋友們竭力勸他戒酒。
他說:我本來要戒的,因為兒子出門,我時時盼望他歸來,暫且以酒澆愁罷了,兒子一回來我就戒掉。
眾人說:你要賭咒發誓我們才相信。
嗜酒者說:如兒子歸來還不戒酒,就叫大酒缸把我淹死,小酒杯把我噎死,跌在酒池里泡死,掉在酒海里淹死,罰我生為酒里的百姓,死做酒糟中的鬼魂,在酒泉之下,永久不得翻身。
大家問:您兒子到底哪里去了?
他答道:杏花村外為我買酒去了。
來源 : 笑話詞典
-
有個私塾先生專門讀別字,閻王要罰他做狗,那先生堅決請求做母狗,問他什么原故。
他說:臨財(碰到錢財)毋茍(不能隨便)得,臨難(碰到災難)毋茍免。
來源 : 笑話詞典
-
江南有個驛吏,自稱辦事干練有方。
某年,刺史新到任,巡視到驛站,驛吏恭候,說:驛中一切處理完備,請大人察看。
刺史進酒室,見有個像,問:這是何人?
答:杜康(傳說中釀酒的發明者)。
又進茶室,也見一個像,驛吏說:這是陸羽(對茶道很有講究,著有《茶經》)。
刺史好笑,再進一室,只見小菜畢備,室內還有一個像。
是蔡邕(因蔡與菜同音,驛吏就把文學家、書法家蔡邕誤認為菜神)。
刺史見驛吏此牽強做作,大笑不已,說:若到飯堂,必是要有米芾(書法家)像;到馬場,必是要有司馬遷像了?
來源 : 笑話詞典
-
張鰲山在江北做提學(官名,管所屬州縣學校和教育行政),用馮婦善搏虎(馮婦為男子,春秋時,能徒手打虎)為題考學生。
徐州有一士人說:馮婦,一婦人也,卻能搏虎,不只搏也,而又善搏。
她是如何搏的呢?
先扼其吭,再斬其頭,剝其皮,然后投于五味之中煮而食之,豈不美哉?
來源 : 笑話詞典
-
有個鄉民做了官府的差吏,向老前輩請教刑法條文。
老前輩便介紹笞、杖、徙流各種刑罰:用小荊條鞭打,從10到50稱謂笞’;用大荊棍敲打,從60到100稱謂杖’鄉民大為驚訝,叫道:我不相信,難道年齡到了50還是疾(與笞諧音)呆不懂事嗎?
來源 : 笑話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