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閻羅王對世上的老師大多平庸無知而很為不滿,認為他們不識句讀,誤人子弟。
一天,他微服私訪人間,聽見有一個教學《大學序》的先生在念道:大學之,書古之,大學所以教人之。
便叫小鬼將先生捉來,嚴加責問:你為啥這么喜歡之’這個字,我罰你來世做豬! 那先生說:大王要我做豬不敢不依,只望您能讓我投胎到南方。
閻羅王問其原故,他答道:南方之,勝過北方之。
來源 : 笑話詞典
-
唐時,贏州饒陽縣令竇知范十分貪婪。
本縣有個村長死后,竇知范便召集全縣各村村長及死者親朋好友200余人募捐,聲稱要為死者造像。
各捐錢一貫,得200余貫。
得錢后,竇知范馬上說:這村長正在地下受罪,陰間欺他是新死鬼,我們必須救急。
現在我已造好一座像,就用它先來代替,可免除他的苦難。
說完從袖中拿出一座像,僅5寸長。
大家知道受騙,叫苦不迭。
來源 : 笑話詞典
-
一個東家十分吝嗇,招待私塾先生只用片肉一盤,既薄又少。
先生以詩諷嘲道:主人之刀利且鋒,主母之手輕且松,一片切來如紙同,輕輕裝來沒多重。
忽然窗下起微風,飄飄吹入九霄中。
急忙使人覓其蹤,已過巫山十二峰。
來源 : 笑話詞典
-
某縣令在堂,有老人來稟,其子忤逆不孝。
縣令一聽也很生氣,忙問詳情,老人說:我家世傳縫紉,今我年老眼花,無法再干,要兒子奉養老年,無奈小子游手好閑,棄我不顧,我將要餓死,求大人明察訓子! 官怒道:不孝罪大!你暫退去,待我傳你兒子來責問! 老人退下后絡繹不絕地來了許多遞呈者,縣令情緒不佳,心煩而退堂,忽然想到忤逆一事,便命仆人喊裁縫來。
仆人以為縣令又將作衣,就匆忙趕去喊平日多次為縣令做衣的那個裁縫。
裁縫急急趕去,縣令卻喝令用大杖痛打。
打罷,裁縫氣息奄奄地問:小人有何罪哪?
縣令說:你棄父不養,還說無罪!裁縫說:我從小父母雙亡呀! 縣令怒氣更足,說:你這不孝之徒,有父尚不認,來人 吏役知情,忙跪下稟告縣令說:此人父母實于某年某月病故的,眾所共知,請盼明察。
縣令大驚道:剛才那個告狀的老人難道是鬼嗎?
眾吏役說:這是另一個裁縫的父親呀! 縣令知誤,但仍強辯說:為人子者,僅作縫紉,有辱祖宗,不孝之極!再敢爭辯立予重罪!裁縫忍痛而去。
來源 : 笑話詞典
-
姓伍的官太太,依仗男人是縣太爺,驕氣十足。
一天,一群下屬官吏的老婆從她門前路過,她指著其中一個,輕蔑地問道:你姓啥?
這個女人恭敬地回答:姓陸。
官太太很不痛快,心想:我男人比你男人官兒大,我只姓伍,你倒姓陸啦。
接著,她又指著另一個女人問:你姓啥?
答道:姓戚。
官太太更不高興了,氣鼓鼓跑到丈夫那兒告狀道:我姓伍,她們偏說姓六、姓七;再問下去,說不定還有姓八、姓九、姓十的呢!她們不是存心要爬到我頭上嗎?
!
來源 : 笑話詞典
-
某人經商外歸,談說江湖之事道:過了黃牛峽,那蚊蟲大得像鴨子,這還不稀奇,待過了鐵牛河,那蚊蟲更大,大得只只像肥鵝。
商人妻子聽了連連怪丈夫說:你何不帶些回來煮了吃?
商人答:那蚊蟲沒有來吃我已算幸運極了,我怎敢想去吃它?
來源 : 笑話詞典
-
一個女人新出嫁,遭到小姑的欺侮。
她便寫了首詩給小姑:小姑休把嫂來欺,阿嫂曾經做女兒。
前船便是后船樣,小姑也有嫁人時。
小姑讀詩后滿面羞慚。
來源 : 笑話詞典
-
一次,蔡京請張進士教孫子讀書。
張進士布館后,既不教讀書,又不教寫文章,只是教孩子們學跑步。
起初孩子們貪玩還照著去做,可幾天下來就不耐煩了,便向老師請求學功課。
張進士搖頭說:不必了,還是繼續練跑步吧!孩子們問:為什么?
張進士說:你的祖父、父親都是又奸詐,又驕奢,把老百姓害苦了,百姓總有一天要找他們來算賬。
你們是孩子,沒有過錯,要是跑得快,也許還能保住性命。
此外,可沒有別的辦法了。
來源 : 笑話詞典
-
一家有兄弟倆,父親去世后便分了家,哥哥聰明能干,弟弟卻蠢笨無能. 哥哥在路口搭起一間茅廁,每年多有收益。
弟媳婦看了,埋怨丈夫缺少能耐,于是弟弟也在路口蓋了一間茅廁,用石灰粉刷了墻壁,還在上面繪上彩畫,裝飾得優雅干凈,過路人以為是廟宇,竟沒人敢進去解手。
來源 : 笑話詞典
-
采石江頭有李太白的墳墓,往來的詩人墨客都在墓上墓下題寫遍了。
有個游客寫了一首七絕嘲諷道:采石江邊一坯土,李白詩名耀千古。
來的去的寫兩行,魯班門前弄大斧。
來源 : 笑話詞典
-
雍州刺史蕭衍,乘齊內亂,起兵攻齊帝東昏侯,在建業(今南京)城外筑起包圍圈,斷絕外援,情況萬分緊急。
謀士向東昏侯獻策,要動用后堂儲藏著的數百具厚木板,用作守城的器具,東昏侯仍吝嗇不改,說:這些都是用來做殿堂的材料,動不得!最后將士離心,東昏侯被蕭衍所殺,齊滅。
來源 : 笑話詞典
-
有人花錢買了一個官做。
到任后,去拜見上司。
上司問:貴縣風土如何?
他答道:本縣風沙不大,塵土也少。
問:春花如何?
答:今春棉花每斤二百八。
問:紳糧如何?
答:小人身量要穿三尺六。
問:百姓如何?
答:白杏只有兩棵,紅杏倒不少。
上司生氣道:我問的是黎庶! 他恭敬地答道:大人問梨樹,有,有,梨樹很多,只是結的果子太小。
上司大為光火,厲聲問道:我不是問杏樹梨樹,而是問你的小民。
他連忙站起來,弓著腰答道:小的小名叫狗兒。
來源 : 笑話詞典
-
邳州有個人背著一個怪胎,到市街招攬看客,斂取錢財。
那怪胎一個頸上長著兩個頭顱,面孔相對,共有四條手臂四條腿。
有人向縣官揭發那人騙錢。
縣官便令差吏將他褲子扒了,鞭打了幾十下屁股,并驅逐他出境。
有人便問他:這個小孩是你生養的嗎?
他回答:是的。
發問人笑道:罪過不在臀部上嘛,為啥要鞭打臀部呢?
來源 : 笑話詞典
-
武官與文官一起看戲,演的是三國故事《七擒孟獲》。
武官說:這孟獲如此野蠻,不服從王道的教化,孔明七次捉住七次釋放還是不服,想不到孟子后代竟會有這樣性情暴戾難以馴服的人。
看客們都掩嘴暗笑。
一個文官接著說:老兄說得很對,到底還是孔子的后代孔明比孟獲強多了!
來源 : 笑話詞典
-
金陵有個賣藥的,手推車上裝著一座觀音菩薩的雕像,病人向他買藥,他先把藥放在觀音菩薩那只朝地面的手掌里,如果藥在手掌里懸空不掉下來,便說是觀音菩薩同意用這藥,然后才讓病人服用。
人們認為真有神靈,于是紛紛向他買藥。
有個小伙子估計他用的是一種幻術,很想學到手。
待大家散開后,他便邀請賣藥的到酒店去吃酒。
吃完后,一錢不付,揚長而去,酒店里的人卻好像沒看見他們似。
這樣一連吃了三次。
賣藥的問小伙子施用了什么神仙妙術。
小伙子說:如果你那幻術肯教我,我也把這幻術教你。
來源 : 笑話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