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個僧人號不語禪,見識甚少,平日全憑二侍者代他答問。
一日,侍者外出,碰巧有個游方和尚來參拜并請教。
問:不語禪,何為佛?
不語禪哪里能答,一會兒東看看,一會兒西看看。
又問:何為法?
不語禪不語,看上看下。
又問:何為僧?
不語禪無奈,就閉眼不答。
再問:何為加持?
不語禪急得伸出兩手來了。
游僧滿意地走了,路遇侍者,就告訴他們說:我去見過長老了,問他佛,禪師東顧西顧,意思是人有東西,佛無南北也;我問法,禪師看上看下,意思為法平等,沒有高下;我問僧,他閉上眼睛,告訴我:向云深處臥,便是一高僧;再問加持,他伸手出來,意謂接引眾生。
這大師真可稱是明心見性啊!侍者回到寺廟,不語禪大罵道:你們哪里去了?
也不來幫我。
他問佛,教我東看你不見,西看你又不見;他又問法,教我上天無路入地無門;他又問僧,我無奈,只好作假睡;他又問加持,我自愧諸事不知,還做什么長老,不如伸手沿門去叫化也罷了。
來源 : 笑話詞典
-
漢陽崔某,捐了個云南的縣官,帶著家眷上任去了,家里留一個老仆看門。
幾年后,崔某卸職回到家里,老仆說佛樓上每夜鬧鬼。
崔某一向大膽,就把床移到佛樓下,想看個究竟。
頭更天,崔某吹滅蠟燭躺下,就聽見樓上各種聲音:拍桌子的、敲打椅子的、繞圈子行走的、差役拖板子的。
一會兒,鬼怪漸漸下樓。
每下樓梯一級,就又發出像用槌子敲梯板的聲音。
崔某害怕極了,拍打著床大叫,又聽到好像人拖著槌子上樓的聲音。
家人趕來,點燈上樓查看,空蕩蕩的什么都沒有。
大家更加相信,不是妖怪便有鬼。
請來巫師祈禱作法,卻毫不靈驗。
崔家有個戲班子,其中幾個膽氣很大,想親眼看一下鬼怪的樣子,于是在晚上換上戲服,一個裝扮成伏魔帝君,一個裝扮成周將軍在旁邊侍衛,點著蠟燭等候。
忽見一只老鼠從神龕頂上飛竄下來,鼠尾巴大得像棒槌一樣。
這幾人急忙去追捕,一下子就把它擒獲了。
仔細看鼠尾,原來是灰塵凝結而成,有好幾斤重。
崔某恍然大悟:哦,前些年這只老鼠偷吃燈油,我從后面悄悄捉住它尾巴,它用力掙脫逃去,尾巴的皮卻扯下來,鮮血淋淋,再沾上灰,日積月累就成了這個樣子,拖在地上發出各種聲響來。
哈哈,可笑這幾個月求神拜佛捉鬼,原來是它呀!
來源 : 笑話詞典
-
有個讀書人擺渡,不小心失足落水,別人慌忙把他救起,他渾身水淋淋,卻詩興大發,吟詩一首道:剛踏船頭忽擺開,天公為我洗塵埃;時人只道歸東海,一躍龍門便轉來。
來源 : 笑話詞典
-
某郡守忌諱得特別厲害。
剛到某地任職,有個叫丁長孺的來拜見恭賀。
因郡守忌諱丁字,就避而不見。
家仆知道他的意思,就叫那人改姓丁為姓千,果然郡守樂呵呵相見。
另有一日,有大案來報,文中有病故兩字,吏官知他怕見,就用手指掩住這兩字。
郡守一氣看來,見被遮處文義不通,就用筆敲擊吏官的手指,讓他拿開。
病故兩字露出,郡守臉色頓變,急忙取了文書到案桌下旋轉數次,口中還念辟邪祛兇的咒語。
堂中多人暗暗發笑。
來源 : 笑話詞典
-
春秋時,魯地西部有只麒麟出現,當地人不懂這是吉祥物,就合圍擊殺了它。
孔子聽說后,趕去察看,痛哭不止。
弟子們恐老師悲傷過度,就用銅錢串織后披在牛身上,對孔子說:麒麟還在,一點也沒有受傷。
孔子擦干眼淚一看,嘆息說:此物也算吉祥的象征嗎?
它不過是一只有錢的村牛罷了!
來源 : 笑話詞典
-
蒲傳正到杭州后,有個講天文和陰陽災異的方士請求謁見。
這方士已90歲,但還是童顏,一點也沒有老的感覺。
蒲傳正就向他討教長壽之方。
方士說:我也沒有什么長壽秘訣,平時飲食樣樣吃,不忌口,只是不近女色。
蒲傳正低頭沉思,好一會才說:像你這樣,就算活了千歲,又有何益!
來源 : 笑話詞典
-
吳門張幼于好客,每日有人來他家作客。
一次,他作一謎語粘門上說:射中許入。
謎面是這樣的:老不老,小不小,羞不羞,好不好。
王百谷見了,說:太公八十遇文王,老不老;甘羅十二為丞相,小不小;閉了門兒獨自吞,羞不羞;開了門兒大家吃,好不好。
張幼于大笑。
來源 : 笑話詞典
-
薛簡肅有三個女兒,大女嫁給歐陽修,二女嫁給王拱辰。
后歐陽公喪妻,又續娶薛家小女。
連襟王拱辰開玩笑道:舊女婿為新女婿,大姨夫做小姨夫。
恰巧劉原父晚年又娶妻子,歐陽公寫詩戲弄:洞里挑花莫相笑,劉郎原是老劉郎。
原父不高興,要想報復。
一天,拱辰、原父、歐陽公三人相會,原父說:過去有個老學究教兒童識字,讀到《毛詩》委蛇委蛇’,就教道:蛇字讀作姨字,切記’。
隔了一天,學童看乞丐弄蛇,直到飯后才到學館讀書,老學究責問道:為什么遲到?
’學童答道:剛才路上有弄姨的人,我跟大家一起觀看,只見他先弄大姨,后弄小姨,所以遲到。
’歐陽公聽了大笑。
來源 : 笑話詞典
-
吳下棋僧人善詩。
一次,無辜受牽累遭訴訟。
僧人連連喊冤,說明自己平日不問它事,只喜作詩。
縣官就指著廳中一傘令賦詩,僧人信口答道:萬骨攢來一柄收,行藏長得近諸侯。
輕輕撐向馬前去,真個有天上日頭。
來源 : 笑話詞典
-
某道士自稱能寫書符驅蚊,有人就拿了錢去請符,結果,蚊為害如舊。
這人就質問道士,道士問:你把符貼在什么地方?
答:貼在壁上。
道士責怪說:我說怎么不靈呢!你必須把符貼在帳帷上方才會有效果呀。
來源 : 笑話詞典
-
醫師跟卜士常常在酒樓喝酒,一人老是撞去白吃一番,醫師、卜士都恨透了他。
一次,醫師與卜士喝得正歡,這人又撞來了,坐下便喝。
醫師存心譏笑這人一番。
便說:咱們各出一令。
接著先說:天有天南形,地有地骨皮,廿四味流氣飲,要加也得,要減也得。
卜士說:天有天文,地有地理,二十四百中,三命也通,五星也通。
吃白食者毫不示弱,跟下來就說:天不生無祿之人,地不出無名之草,二十四層筍殼臉兒,剝了一層又一層。
來源 : 笑話詞典
-
一個女人新出嫁,遭到小姑的欺侮。
她便寫了首詩給小姑:小姑休把嫂來欺,阿嫂曾經做女兒。
前船便是后船樣,小姑也有嫁人時。
小姑讀詩后滿面羞慚。
來源 : 笑話詞典
-
有個客人久住不走,主人十分討厭他。
一天,引客人到門前閑望,忽見樹上有只鳥大如雞,主人說:我去取斧砍倒樹,捉這鳥給你下飯。
客人說:只恐怕樹倒時鳥飛了。
主人說:你不知這呆鳥,往往樹倒了也不知飛呢!
來源 : 笑話詞典
-
有個人平素喜歡開玩笑。
一次,朋友們慫恿他設宴請客,他就發出請柬道:音樽(杯盤)會聚。
大家認為他一定用音樂來助餐。
等到客人們上桌就坐,卻只見兩大盤冬瓜一碗清湯而已。
客人們十分驚異,舉起筷子大吃,統統吃光。
以后上桌的還是冬瓜和清湯。
吃完后,大家問:今天宴會,杯盤是有了,可音樂在哪里?
主人笑道:諸位沒有聽見么?
便指指盤碗說:冬冬湯,冬冬湯。
來源 : 笑話詞典
-
某人的丈母娘死了,他想去祭奠,就委托私塾先生撰寫祭文。
先生按照古書,抄寫了一篇祭悼岳父的文章。
主人責怪先生,先生振振有詞地說:古書是白紙黑字,印得好好的,怎么會錯?
只怕是你岳父家死錯了人!
來源 : 笑話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