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孩子養成“清單思維”,學習變得更加有序,有效提高學習效率
學習越是有序,就意味著學習效率越是能夠得到提高。如何讓學習變得更加有序,這就涉及到我們在本專欄要接觸的一個概念——清單思維。清單思維在本質上是一種時間管理方式,這種思維在很長時間以來,都受到很多注重時間管理的高效能人士的喜愛。如果讓孩子也從小養成清單思維,這對于他們的學習及生活方面的幫助將會是十分明顯的,長大之后就會養成清單思維的習慣,這無疑對提升個人職業的潛力大有幫助。如今很多孩子在學習、生活中始終處于無序的狀態,缺少計劃性,無論是學習還是做事,往往是想起什么就做什么,結果導致學習效率很差。我們先來看一個常見的案例:濤濤今年小學五年級了,上課散漫,注意力也不集中,學習成績自然不理想。一開始,媽媽以為他是不用功,就逼著濤濤認真學習功課,但是情況并沒有發生根本性的好轉。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媽媽發現了問題:濤濤每天回家之后花在學習上的時間并不短,但問題是缺少計劃性。比如,有時語文剛學了一半,突然想起數學還沒有學,就丟下語文又轉而去學數學了;有時英語學了一半,又突然想起語文課文還沒有背誦,就丟下英語去背語文課文了。一會兒學這個,一會兒學那個,雖然投入的時間和精力并不少,但是沒有什么效率,學習成績始終上不去。媽媽把孩子的情況反饋給老師之后,才終于明白,孩子主要是缺少了計劃性,再加上孩子自控力較差,在沒有引導的情況下,造成了如今的局面。案例中濤濤的這種情況,完全可以通過清單思維進行引導,從而幫助他合理安排好學習時間,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習效率。清單思維有兩個關鍵性步驟:? 第一步:整理相關信息視覺化是清單思維的優勢之一,當我們將學習任務列成清單,以視覺化的形式呈現之后,就會給我們形成直觀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