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婿見了丈人,行禮作揖時(shí),將屁股向前一聳。
丈人見了大怒,女婿說:我還以為是岳母呢! 第二天,丈人又找到女婿說道:畜牲!我昨晚整整想了一夜,就是丈母娘你也不該!
來源 : 笑話詞典
-
新婚之夜,丈夫勸妻子脫衣。
妻子說:母親教我不要脫,母命不可違;丈夫教我脫,夫命也不可違,這怎么辦?
正在猶豫之間,丈夫催她,她說道:有了!我只脫下身,來個(gè)兩不得罪吧。
來源 : 笑話詞典
-
吳門張幼于,使才好奇,日有闖食者,佯作一謎粘門云:射中許入。
謎云:老不老,小不小;羞不羞,好不好。
無有中者;王百谷射云:太公八十遇文王,老不老;甘羅十二為丞相,小不小;閉了門兒獨(dú)自吞,羞不羞;開了門兒大家吃,好不好。
張大笑。
來源 : 笑話詞典
-
孔子被圍困在陳國與蔡國之間,整整10天沒有飯吃。
有時(shí)連野菜湯也吃不上,真是餓極了。
學(xué)生子路偷來了一只煮熟的小豬,孔子不問肉的來路,拿起來就吃;子路又搶了別人的衣服來換了酒,孔子也不問酒的來路,端起來就喝。
可是,等到魯哀公迎接他時(shí),孔子卻顯出正人君子的風(fēng)度,席子擺不正不坐,肉類割不正不吃。
于路便問:先生為啥現(xiàn)在與在陳、蔡受困時(shí)不一樣了呀?孔子答道:以前我那樣做是為了偷生,今天我這樣做是為了講義呀
來源 : 笑話詞典
-
妻子讓丈夫買絲瓜,丈夫便在門口等著。
一會(huì)兒,來了個(gè)賣韭菜的,勸他買,他說:我要買絲瓜。
賣韭菜的說:絲瓜痿陽,韭菜壯陽,為何壯陽的不買,卻要買痿陽的?
妻子在家聽到了,高聲對丈夫喊道:絲瓜等不來,就買了韭菜吧。
來源 : 笑話詞典
-
有一家,父子僮仆都愛說大話,每人都以朝廷人物的身份名號(hào)自稱。
一天,有位客人來這家探望,不巧這家的父親出門去了。
客人遇見了這家的長子詢問。
長子說:父王駕出了。
又問到這家的女主人,次子說:娘娘在后花園宴飲。
客人見他們說話如此不懂規(guī)矩,就含怒離去。
途中正好遇見這家的父親,就把這家長子剛才說的話說了一遍。
這家的父親問:是誰說的?
仆人在后邊說:是太子、庶子說的。
客人一聽,更惱了,扭住仆人便打。
這家的父親連忙勸解道:看在寡人的面上,愿卿莫要發(fā)怒!
來源 : 笑話詞典
-
陳國(為隋以前周代諸侯國)散騎常侍(在皇帝左右規(guī)諫過失的官) 徐陵出訪隋國。
隋文帝正在洛陽,趕忙選派朝官中機(jī)敏善辯者去接待。
當(dāng)時(shí)初夏已熱。
徐陵是陳地來的南方使者,隋官中有人以此戲說徐陵道:今天天氣真熱哪,大概是徐常侍帶來的吧? 徐陵笑答:太妙了,想不到我到洛陽,使你們懂得了寒暑。
從官無對。
徐陵這年已75歲,又一官問他:徐常侍高齡多少?想以此發(fā)揮作些文章。
徐巧妙答道:小于如來5歲,大于孔子2年。
眾人都笑,隋文帝為朝官中無人能對深感恥辱。
來源 : 笑話詞典
-
有個(gè)老僧,每次在佛堂上長時(shí)間念經(jīng),即氣短口干,需飲些熱酒后才 能支撐。
但如每次從堂中去房中溫酒費(fèi)時(shí)太久.恐人說話,就于堂前懸一 銅鈴,私下同弟子講定暗語,每敲蕩蕩朗朗鐺鐺時(shí)讓弟子溫酒待老僧。
弟于遵命,每聞鈴聲,即溫酒。
數(shù)日之后,弟子為戲劇之聲所迷,忘了鈴聲溫酒,老僧責(zé)怪弟子說: 你今日在當(dāng)什么心,鈴聲也不聽? 弟子怕怪罪,就推說:今日鈴聲與往日的不一樣。
老僧問:鈴聲有何區(qū)別? 答:今日鈴聲,只是冷冷清清,只因有別,所以不溫酒。
老僧會(huì)意,笑而不再問。
來源 : 笑話詞典
-
隋代有一個(gè)呆癡之人,推了一小車黑豆到京城長安去售賣。
走到灞橋翻了車,黑豆全掉在水里。
此人便火速回家,打算叫家人們來撈黑豆。
剛走后不久,灞橋邊店鋪里的人們便爭著從水里撈走了黑豆,一點(diǎn)兒也沒留下。
等到那家人來打撈時(shí),河里只有一些蝌蚪,游戲往還。
那人還以為蝌蚪是他的黑豆呢,便帶著人下水撈齲蝌蚪見了人,一時(shí)驚散。
此人怪嘆良久,說:黑豆啊,黑豆,你不認(rèn)識(shí)我,反而背著我走去。
可怕的是我不認(rèn)識(shí)你了,你怎么突然長出尾巴來啦?
來源 : 笑話詞典
-
一個(gè)婦女去買羊肉。
專揀肥肉翻來翻去,但沒有買,只沾了兩手羊油。
回家以后,她用水洗手,然后用這水熬了一大鍋湯,她得意地 笑了:沒花錢就足夠全家喝一頓的。
丈大知道這件事后,生起氣來,說:你為什么不洗在水缸里?
可以喝好幾頓!
來源 : 笑話詞典
-
一天, 某甲、某乙兩人為了比較誰比較吝嗇聚在一起討論。
甲:我都把咸蛋切成六塊, 一餐配一塊, 可以吃兩天。
乙:那算什么?
我都在咸蛋上戳一個(gè)洞, 要吃飯的時(shí)候把筷子往里面沾一下, 就可以吃一餐飯了。
甲自然認(rèn)輸了。
過了幾天, 甲乙聽說另有一高人丙更吝嗇就相約一起去請教。
走著走著快到啦, 突然聽到里面大叫: 不孝子, 竟然多看一眼!你咸死算啦! 走近一看, 看到丙的家里用一根繩子釣一根咸菜在天花板,看一下得扒一大口飯。
那小孩多看了一下就被罵了。
來源 : 笑話詞典
-
幼女見兩狗相牽,問母曰:好好兩只狗,為何聯(lián)攏在一處?
母曰:想是怕冷。
女搖頭曰:不是,不是。
母曰:怎見得不是?
女曰:前日大熱天氣,你和爹爹也是這樣,難道都是怕冷不成?
來源 : 笑話詞典
-
隋朝的張榮跟朋友在一起聚會(huì),講定各自嘲說。
有一人先嘲道:嘲。
抽你皮作馬鞭梢。
張榮即續(xù)嘲:嘲,剝你皮作被袋。
旁人問張榮:所嘲為何不同韻? 張榮說:只管剝皮多少,哪還管它同韻不同韻!
來源 : 笑話詞典
-
某潑婦跟鄰人打仗,假裝尋死上吊,一根繩子結(jié)了死扣,掛在后腦勺上,另一頭拴上樹權(quán)。
自己大喊:救命呀,有人上吊了!這時(shí),路邊一人告訴她:你這種吊法不對,應(yīng)該打個(gè)活扣,套在脖子上!
來源 : 笑話詞典
-
北齊高祖曾在八日齋戒祀日講說,石動(dòng)甬正好也參加齋戒,當(dāng)時(shí)還有德望很高的僧人在高座上論經(jīng)講道,眾人提出許多問題都不能難佐高僧。
輪到石動(dòng)甬相問,說:今是何日? 僧答說:是佛生日。
動(dòng)甬滑稽地解釋:那么日是佛兒? 高僧面露不悅之色,說:今日佛生。
動(dòng)甬又裝作正經(jīng)樣說:噢,佛是日兒!眾都大笑起來。
來源 : 笑話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