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某人作客,久飲不去,主人無奈,只好講個故事給他聽:有人養了一只虎,毛紋十分好看。
主人就每天拿谷子給它吃,虎不吃,就拿米喂它,虎還是不吃,又拿飯喂它,也不吃。
忽有一小孩路過,被它一口吃了,又有一大人走過,虎把他連衣都吃了。
主人便大罵道,畜主,放著許多東西你不吃,原來你吃人沒個飽的時候!
來源 : 笑話詞典
-
陳端庵是順治己丑年間的進士,擔任新城縣令,因天性仁厚,每次差吏杖打犯人時,他總要流下同情的眼淚。
一次,王秀才因自家房屋被人搶奪,長時間也未得到絲毫賠償,便氣憤地向縣官告發。
陳端庵接到狀子,久久不能判決,只是慢吞吞地說道:毛詩上早就寫道:維鵲有巢,維鳩居之。
’(鵲鳥筑有窠兒,讓鳩進去居?。┠阃跣悴艦槭裁淳筒荒茏鳄o鳥呀?
大家聽說如此好好縣官不覺啞然失笑。
來源 : 笑話詞典
-
甲問乙:木撞擊銅鐘而發出聲音,這聲音是木頭發出的,還是銅發的呢?
乙說:當然是銅發出的,如果你用撞木敲打矮墻就不會發聲。
甲說:不一定,用撞木敲打聚積的銅錢,就發不出聲音。
乙不服又說:鐘為虛空物,銅錢為實心物,準確說,聲音發自虛空之物當中。
甲反駁說:用木頭或者泥已做成的鐘,也能發聲嗎?
兩人爭個不體,一直到喉嚨嘶啞,發不出聲音為止。
來源 : 笑話詞典
-
有人在學士字墻壁上題寫道:李伯陽指李木為姓,生而知之。
楊大年見后,就在此旁續寫道:馬文淵以馬革裹尸,死而后己。
來源 : 笑話詞典
-
俗話把當面奉承人叫作戴高帽。
有個在朝廷做官的要放到外地任職,臨走時向老師告辭。
老師告誡道:地方官可不好做呀,要小心謹慎。
學生回答說:我已經準備了高帽子’100頂,逢人便送一頂,想來不致于出什么岔子。
老師生氣地訓斥道:我們要用正義來待人,哪能這樣?
! 學生馬上說:天下像老師這樣不喜歡戴高帽子的人,能有幾個?。?老師微微點頭道:你這話說得還有點見識。
這人辭別了老師,對人說:我這100頂高帽子,如今只剩99頂了。
來源 : 笑話詞典
-
北宋初年,田元均任三司使,主管財賦,因此權貴子弟、親戚熟人來請他辦事的人很多。
他非常討厭,但也不想抹下臉來嚴辭拒絕,常??偸呛皖亹偵匮b出一副笑臉來打發那些人。
一次,他對別人說:充任三司使這些年來,強作笑顏的情況大多了,簡直笑得我的臉上皺紋像靴皮一樣。
來源 : 笑話詞典
-
宰相馮道與和凝同在中書省任職,一天,和凝問馮道說:您的靴子是新買的吧,價錢多少?
馮道抬起左腳給和凝看靴子,說:900。
和凝性急,馬上瞪著吏役說:我的靴子怎么要花1800?
于是就責罵了好一陣子。
這時馮道又不慌不忙地抬起右腳對和凝說,還有這只也值900哩。
于是哄堂大笑。
來源 : 笑話詞典
-
衙門有個書寫員,寫字老出差錯。
有次抄寫花名冊,把陳字耳朵偏旁寫到右邊,縣官發現后責打他20大板。
吃了苦頭后,他認為凡是耳朵偏旁寫在左邊。
寫鄭字時,便把耳朵偏旁寫到左邊去。
結果又挨了20大板。
不久,有個姓聶(聶的繁體字)的人請他寫狀子。
他嚇得連連搖手道:不行,不行。
我為了兩只耳朵,統共給打了40大板;倘若給我這位三只耳朵的老兄寫字,豈非要被活活打死!
來源 : 笑話詞典
-
萊陽宋荔裳說了一則笑話:我小時候在家塾讀書,鄉里有個熱衷于科舉而沒有功名的老學究問我:小孩子,你讀的是什么書?
’我說:《史記》。
’問:是誰寫的?
’我答:司馬遷。
’又問:他是否進士?
’我答:他是漢朝太史令,不是進士。
’他拿起書來,讀了一兩行,就拍了拍桌子道:這個不是進士的司馬遷,寫得不算好,何必去讀它?
’我暗暗發笑。
來源 : 笑話詞典
-
鄉里有讀書人平時喜歡高雅的談吐,對凡是涉及淫邪的粗俗話語深惡痛絕。
一天,他問鄰縣一個朋友道:聽說貴縣多有銀杏,是不是這樣?
朋友不予回答,再三詢問還是默然不響,旁邊的人都掩嘴暗笑。
原來銀杏與淫行同音,朋友也是喜歡高雅談吐的,所以不愿作答。
來源 : 笑話詞典
-
賈似道宴請客人,廚師端上一盆熱氣騰騰的甲魚湯。
一個客人拒食,說:我一向信仰和祭祀真武菩薩(道教崇奉的神)。
那甲魚好像菩薩幾案下面的烏龜,所以不吃。
湯里還有甘蔗,另一位客人也說:不吃,因為我也一向信仰和祭祀真武菩薩,那甘蔗不是很像菩薩前面的旗竿嗎?
宴席上笑聲紛起。
來源 : 笑話詞典
-
某人騎著瘦毛驢出門,道遇一個騎駿馬的人,急忙跨下驢來,客氣地說:愿意用這驢跟您的馬相交換。
騎馬人覺得好氣,說:您這人不癡呆吧?
騎驢者說:我看你這等遲疑不決,正想說你癡呆呢!
來源 : 笑話詞典
-
一個富人對一個貪財者說:我送你1000兩銀子,讓我把你打死、行嗎?
貪財者答道:我只要你500兩銀子。
宮人說:為啥?
答道:請你把我打個半死。
來源 : 笑話詞典
-
從前有一對人人厭惡的說謊兄弟。
一次,兄對弟說:你我得跳下清水河中,洗去謊言,才能做人。
于是哥哥暗里在懷中揣上一片牛肉后,先跳人水中,不大工夫,爬上岸來,嘴里嚼著什么。
弟弟間道:哥哥,你吃什么呀?
哥哥道:我剛才到了水府,正碰上龍王設宴做壽,賞我一片牛脯。
弟弟趕緊投入水中,不想碰在石上,碰得頭破血流。
哥哥問什么緣故,弟弟告訴他說,你飽我受苦,冤我偷牛脯:說謊招惡報,當頭劈一斧。
來源 : 笑話詞典
-
北方人稱百舌鳥為百靈鳥,它乖巧伶俐,各樣鳥音,沒有一樣不會。
有個老爺非常喜愛百靈,專門雇了個小傭人喂養,還常常提了鳥籠到街上玩。
某日天熱,他為百靈洗澡,囑咐小傭人說:小心看守好,如落下一根毛,打斷你的腿!說完就出門而去。
太太要支使小傭人做事,小傭人說:小人不敢離開,要是百靈落了毛,要斷我的腿。
老爺一向怕老婆,太太聽了便把百靈從鳥籠內提出來,把毛拔光了,扔在籠內。
老爺回來,一看百靈成了光皮,大怒道:這是誰拔的?
小傭人不敢說話,太太應聲道:我拔的,你打算怎樣?
老爺堆下笑臉道:拔得好,這比洗澡還涼快!
來源 : 笑話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