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喬治·庫特林(18581929年),法國知名的劇作家和幽默作家。
有一次,一位自命不凡的年輕作者想一鳴驚人,便寫信給庫特林,借三個微不足道的理由向他提出決斗,但這一封信實在上不了桌面:字跡潦草,甚至有許多字拼寫錯誤。
庫特林很快給他寫了回信:親愛的先生,因為我是傷害你的一方,該由我來選擇決斗武器。
我要用正字法’來決斗。
在接到這封信之前你就已經(jīng)失敗了。
來源 : 笑話詞典
-
海明威住在美國某州時,適逢這個州競選州長。
有一個參加竟選的議員知道海明威很有聲望,想請海明威替他寫一篇頌揚文章,幫他多拉一些選票;當他向海明威提出這一要求時,海明威一口答應翌日將派人送去。
第二天清早,議員高興地收到了海明威送來的一封信,拆開來一看。
里面套著的是海明威的太太寫給海明威的一封信。
議員以為是海明威匆忙弄錯了,便把原件退回,順便又寫了一張便條請海明威幫忙。
不一會兒,海明威又送來第二封信,議員打開一看,竟是一張遺囑。
于是,他就親自找海明威想問一問究竟。
海明威無可奈何地說:我家里除了情書以外,只有遺囑了,你還能叫我拿什么東西給你呢?
來源 : 笑話詞典
-
開心詞典節(jié)目主持人王小丫現(xiàn)場采訪一位節(jié)目觀眾,問:在你心目中你最崇拜哪個女主持人?
觀眾說:是你呀。
王小丫問:為何如此說?
觀眾說:因為你長得有點像楊瀾!
來源 : 笑話詞典
-
契訶夫熱愛自己的文學事業(yè),同時又真誠地獻身于自己的醫(yī)生的職業(yè),為窮苦的人們解除痛苦。
每當有人稱贊他的文學作品時,他總是謙遜地回答:我是醫(yī)生。
他常開玩笑說:醫(yī)學是我的妻子,而文學則是情婦。
來源 : 笑話詞典
-
大仲馬的作品多曲折感人,而大仲馬又多私生子,所以,取笑譏諷他的人,往往把他的作品比作他的私生子。
最使他頭痛的是巴黎統(tǒng)計學會的秘書長李昂納,這人是大仲馬的朋友,每次舉統(tǒng)計數(shù)字的例子,總是說大仲馬的情婦和私生子有多少。
有一年該統(tǒng)計學會開年會,大仲馬估計,李昂納又要大放厥詞,說他的壞話了。
于是他請求參加年會,獲得了批準,果然不出大仲馬所料,李昂納又舉他的情婦和私生子的便子。
李昂納報告完畢,請大仲馬致詞,一向不愿在大庭廣眾之下發(fā)表演講的大仲馬,這次卻破例登臺說:所有統(tǒng)計數(shù)字都是撒謊的,包括有關(guān)本人的數(shù)字在內(nèi)。
聽眾哄堂大笑。
來源 : 笑話詞典
-
有一次,法國的一家報紙進行了一次有獎智力競賽,其中有這樣一個題目:如果法國最大的博物館盧浮宮失火了,情況只允許搶出一幅畫,你會搶哪一幅?
結(jié)果在該報收到的成千上萬份答卷中,貝爾納以最佳答案獲得該題的獎金。
他的回答是:我搶離出口最近的那幅畫。
來源 : 笑話詞典
-
古希臘時期造就了許許多多的智者和名人、其中很大的一部分是雄辯家和演說家。
狄摩西斯(公元前384一前322)就是一顆燦爛星辰,和他匹敵的另一個雅典人是福西昂將軍。
他倆不僅才氣相當,辯力相當,而且所持論點總是相左。
因此,他們的遭遇總能給人帶來智慧的享受。
一次,兩入爭得不可開交,狄摩西斯批評福西昂說:無論何時,只要當雅典人怒火中燒時就會殺掉你。
福西昂則說:可一旦他們頭腦冷靜時,就會對你絕不客氣。
來源 : 笑話詞典
-
馬克·吐溫在美國的密蘇里州辦報時,有一次,一位讀者在他的報紙中發(fā)現(xiàn)了一只蜘蛛,便寫信詢問馬克· 吐溫,看是否是吉兆或兇兆。
馬克·吐溫回信道:親愛的先生,您在報紙里發(fā)現(xiàn)一只蜘蛛,這既不是吉兆,也不是兇兆。
這只蜘蛛只不過是想在報紙上看看哪家商人未作廣告,好到他家里去結(jié)網(wǎng),過安靜日子罷了。
來源 : 笑話詞典
-
馬克·吐溫收到一位初學寫作的青年的來信。
寫信人對這樣一個問題頗感興趣:聽說魚骨里含有大量的磷質(zhì),而磷則有補于腦,那么要成為一個舉世有名的大作家,就必須吃很多很多的魚才行,不知道這種說法是否符合實際。
他問馬克·吐溫:您是否吃了很多很多的魚,吃的又是哪種魚?
馬克·吐溫回信說:看來,你得吃一條鯨才成。
來源 : 笑話詞典
-
諾貝爾槳金獲得者、美國著名劇作家奧尼爾一次接到代理人拍來的一份電報,內(nèi)容是:大明星哈洛小姐要找一位最好的劇作家寫一個電影劇本,是否麻煩奧尼爾先生回一封電報,電報字數(shù)不超過20個,電報費由收電人支付。
奧尼爾回電如下:不不不不不不不不不不不不不不不不不奧尼爾。
來源 : 笑話詞典
-
某一個愚人節(jié),有人為了戲弄馬克·吐溫。
在紐約的一家報紙上報道說他死了。
結(jié)果,馬克·吐溫的親戚朋友從全國各地紛紛趕來吊喪。
當他們來到馬克·吐溫家的時候,只見馬克·吐溫正坐在桌前寫作。
親戚朋友們先是一驚,接著都齊聲譴責那家造謠的報紙。
馬克·吐溫毫無怒色,幽默地說:報道我死是千真萬確的,不過把日斯提前了一些。
來源 : 笑話詞典
-
英國政治家約翰·威爾克斯(1725一1797年)有一次跟一個羅馬天主教的教徒為宗教信仰問題爭論了起來。
天主教徒說:在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以前,你的信仰是什么?
威爾克斯反問說:你早上洗過臉了嗎?
天主教徒回答說洗過了之后,威爾克斯繼續(xù)問道:那么,請你告訴我,你在洗臉之前臉在什么地方?
來源 : 笑話詞典
-
中國偉大的革命先行者孫中山(1866一1925年)在一次革命行動失敗后,轉(zhuǎn)移到上海重振旗鼓,等侯時機東山再起。
有一天,幾個革命同志閑來無聊,湊了4個人要麻將娛樂。
不巧,被孫中山撞見了。
他們自知犯錯,一陣驚慌,你看我,我看你,不知如何是好。
面對如此尷尬場面,孫中山不但繼續(xù)叫他們打下去,而且還笑著說:打吧,打麻將很像我們革命起義,這一局輸了沒啥關(guān)系,可寄希望于下一局,永遠充滿了機會,永遠充滿了希望。
辛亥革命勝利后,孫中山當了臨時大總統(tǒng)。
有一次,他身穿便服,到參議院出席一個重要會議。
然而,大門前執(zhí)勤的衛(wèi)兵,見來人衣著簡單,便攔住他,并厲聲叫道:今天有重要會議,只有大總統(tǒng)和議員們才能進去,你這個大膽的人要進去干什么?
快走!快走!否則,大總統(tǒng)看見了會動怒,一定會懲罰你的! 孫中山聽罷,不禁笑了,反問道,你怎么知道大總統(tǒng)會生氣的?
一邊說著,一邊出示了自己的證件。
衛(wèi)兵一看證件,才知道這個普通著裝的人竟是大總統(tǒng)。
驚恐之下,衛(wèi)兵撲倒在地,連連請罪。
孫中山急忙扶衛(wèi)兵起身,并幽默地說:你不要害怕,我不會打你的。
來源 : 笑話詞典
-
有一次貝爾納說了句俏皮話,把他的朋友們逗得捧腹大笑。
一位非常佩服他才華和為人的人恭維他說:只有你才能說得出如此妙不可言的話來。
可是,貝爾納坦率地告訴他,這句俏皮話是他剛剛從報紙上看來的。
是嗎?
可你說得那么自然,就像是發(fā)自你的內(nèi)心一樣。
這一點算你說對了,貝爾納得意地說,不同的是,我把它權(quán)威化了。
來源 : 笑話詞典
-
馬克·吐溫曾在圣法朗西士哥《呼聲報》編輯叫了進去說:以后你不必在這里工作了。
馬克·吐溫瞪著眼望著他,問道:你們到底為了什么緣故不用我呢?
為的是你太懶,而且一點也不中用。
呵,你真蠢得可以了,馬克·吐溫笑著回答,你要用6個月的時間才曉得我太懶而不中用,可是我在進來工作那一天便曉得了。
來源 : 笑話詞典